快訊

世壯運開幕5位聖火代表登場 黃仁勳最後現身掀全場高潮

流浪80年戰國子彈庫帛書「五行令」、「攻守占」 美返還陸文物局

美國歸還戰國時期子彈庫帛書。(取材自央視)
美國歸還戰國時期子彈庫帛書。(取材自央視)

國寶回歸。1946年被盜墓賣往美國的戰國時期楚帛書「子彈庫帛書」,是迄今發現的中國最早的帛書,經中國向美啟動追索工作及多輪磋商,美國當地時間16日,美國史密森尼學會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將「子彈庫帛書」的「五行令」、「攻守占」返還給中國國家文物局,在歷經近80年流浪後重歸故里,成為中國主動追索歷史上流失重點文物並取得成功的第一個案例。

另外,國家文物局將繼續推動子彈庫帛書「四時令」早日回歸。

「五行令」月名圖。(取材自央視)
「五行令」月名圖。(取材自央視)

人民日報報導,中國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饒權在視頻致辭中指出,帛書回歸後,將在文物原生環境中,得到更加全面、更為系統的保護和研究,讓文物的價值得到更加準確、完整的理解和闡釋。期待通過此次返還帶動更多流失文物回歸,並以文物合作為紐帶,共同守護全球文明發展成果,推動人類文明可持續發展,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更加深厚持久的人文力量。

據報導,子彈庫帛書1942年出土於長沙子彈庫楚墓,是目前出土的唯一戰國帛書,也是迄今發現的中國最早的帛書和首個典籍意義上的古書,對於中國古文字、古文獻研究以及學術史、思想史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子彈庫帛書分三卷,此次回歸的「五行令」和「攻守占」為子彈庫帛書第二卷、第三卷,內容分別是四時十二月的宜忌、攻城守城的宜忌。

「攻守占」的文字。(取材自人民日報)
「攻守占」的文字。(取材自人民日報)

報導稱,子彈庫帛書1946年非法流失美國。第一時間關注到美國史密森尼學會發布了關於返還非道德方式獲取文物的政策性文件後,中國國家文物局對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保存的子彈庫帛書「五行令」、「攻守占」,啟動了追索工作。基於溯源及流轉歷史研究形成的扎實、完整證據鏈,基於以文物回歸糾正歷史錯誤、推動雙方在專業領域的長期合作這一共識,經過多輪磋商,美方同意將文物退出館藏並返還中國。

報導指出,子彈庫帛書「五行令」、「攻守占」回歸中國,成為主動追索歷史上流失重點文物並取得成功的第一個案例,也是秉持「青島建議書」對話與合作的核心精神,以溯源及流轉歷史研究成果為支撐,實現流失海外中國文物追索成功的示範案例。「五行令」、「攻守占」將於2025年7月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萬里同歸——新時代文物追索返還成果展」上首次面向公眾展出。

中國國家文物局16日在中國駐美國大使館接收美國史密森尼學會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返還的子彈庫帛書「五行令」、「攻守占」。(視頻截圖)
中國國家文物局16日在中國駐美國大使館接收美國史密森尼學會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返還的子彈庫帛書「五行令」、「攻守占」。(視頻截圖)

博物館 國寶 文物 美國

延伸閱讀

「故宮國寶聚澎湖」盛大開幕 讓台灣歷史文物跨海助陣花火節

故宮國寶首度跨海澎湖 17日起展出肉形石等文物

台灣客家文化館13歲 勤美祝壽捐「400多件客庄文物」

130週年紀念展「寫生的故事」臺史博500件陳澄波文物 超越美術史傳統印象

相關新聞

一路高喊救命…河南女子遭上銬強制送醫 院方竟辯稱約束帶

中國河南省禹州市一名女子昨天遭醫護上手銬強制送醫,她在過程中不斷自報姓名高喊救命。事件在社群引發質疑聲浪,院方辯稱使用的...

發現改繪痕跡…AI還原馬王堆文物 再現2000年前新衣

2000多年前的「新衣」是什麼樣?「湖南馬王堆絲織文物智能數字仿真復原」項目最新研究成果16日在湖南博物院發布,「赭黃色...

靠姊?陸女排隊長妹妹靠「運動健將」保送浙大 遭疑特殊待遇

近日多名網民發文,質疑中國女排前隊長朱婷的親妹妹朱佳薈,排球水平一般,又不是球隊主力,所屬球隊在全國錦標賽中僅排名第9,...

陸女星戴百萬耳環被酸「曲婉婷第二」 公務員父:我非貪官

17歲女演員黃楊鈿甜佩戴價值230萬元(約31.9萬美元)耳環引發關注,由於黃楊鈿甜父親為四川雅安公職人員,網民質疑其高...

福州區級文物未維護破敗 宋代古墓淪露天廁所

福建福州一網民近日在社交媒體反映,當地一個宋代古墓由於缺少日常養護,如今荒涼破敗,甚至淪為露天廁所。當地博物館回應稱,此...

流浪80年戰國子彈庫帛書「五行令」、「攻守占」 美返還陸文物局

國寶回歸。1946年被盜墓賣往美國的戰國時期楚帛書「子彈庫帛書」,是迄今發現的中國最早的帛書,經中國向美啟動追索工作及多...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