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步迅速」DeepSeek引熱議 著名AI先驅:中美AI領域差距縮小
大陸新創公司DeepSeek發布「DeepSeek-R1」模型,引發全球議論,著名AI先驅、史丹佛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和電機工程系客座教授吳恩達(Andrew Ng)31日在社群平台X上發文表示,本週關於DeepSeek的討論,反映出中國在生成式AI方面正在追趕美國,他也指出DeepSeek涉及的地緣政治問題仍有待解決。
吳恩達首先指出,本週關於DeepSeek的討論,讓人們更清晰地看到幾個發展趨勢,包括中國在生成式AI方面正在追趕美國,這對AI供應鏈產生了深遠影響;其次是開放權重模型(Open weight models)正在將基礎模型層轉變為商品化產品,為應用開發者提供更多機會;以及擴大規模並非推動AI進步的唯一途徑,儘管在處理能力上引發極大關注,但算法創新正迅速降低訓練成本。
吳恩達指出,ChatGPT在2022年11月發布時,美國在AI領域仍遠遠領先於中國。然而過去兩年,中國的進步非常迅速,許多來自中國的模型,如通義千問、Kimi、書生InternVL和DeepSeek,已經顯著縮小中國與美國的差距,尤其在影片生成領域,中國已在某些時刻超越了美國。
而對於DeepSeek-R1作為開放權重模型發布一事,吳恩達表示對此感到非常高興。他稱,與此形成對比,一些美國公司通過炒作人類滅絕等假設性的AI危機來推動監管,試圖壓制開源發展。隨著開源/開放權重模型成為AI供應鏈核心組成部分,許多公司將會使用這些模型。如果美國繼續打壓開源,最終中國將在這一領域佔據主導地位,許多企業將使用更多符合中國價值觀的模型,而非美國的。
吳恩達最後表示,看到在X上關於DeepSeek進展的各種解讀,DeepSeek彷彿是一面鏡子,反射出每個人不同看法,「我認為DeepSeek-R1涉及到的地緣政治問題仍有待解決,同時它也為AI應用構建者帶來了極大的機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