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經典賽Live/8局上打完西班牙仍12:3領先 中華隊確定不會被扣倒

林岱樺百萬交保被迫搬家 胞弟70萬元、2助理60萬元交保

陸人形機器人 2030年產值估8700億人民幣

大陸機器人產業加速開發。圖為樂聚(深圳)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在調試一部人形機器人。(新華社)
大陸機器人產業加速開發。圖為樂聚(深圳)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在調試一部人形機器人。(新華社)

近日在北京首鋼園,一款接近中國人中等身材的機器人進行了一場約4分鐘的跑步訓練,全程步態穩定、姿勢自然,步速最高達每小時5公里。這款人形機器人名為「夸父」,身高約1.6米、體重約45公斤,由樂聚(深圳)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研發。

不久前,在蛇年春晚舞台上,一款扭秧歌的人形機器人成為當晚「人氣王」之一。這款由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人形機器人,2023年首次在北京世界機器人大會「露臉」,在工程師的調教下學會了跑、跳甚至後空翻等高難度動作。

新華社報導,人形機器人是人工智能技術的集成體現,也是未來產業的重要賽道之一。如今在中國,這些越來越「聰明」的人形機器人正加速從科幻奔向現實,有望成為普通人的得力助手。

根據摩根士丹利近期發布的全球人形機器人領域上市公司的百強名單,包括優必選、比亞迪等37家中國企業上榜。中國電子學會預測,到2030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達約人民幣8700億元。

目前,多個省份的政府工作報告都對包括人形機器人在內的未來產業做了重點布局。北京市提出將積極布局建設未來產業,重點培育人形機器人等20個未來產業,並提出將創辦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廣東、四川、山西等省份也提出,大力發展具身智能等未來產業。

2024年,工信部等7部門印發《關於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智能製造、家庭服務和特殊環境作業等領域有望首先應用人形機器人作業。

專家認為,以「服務」、「助力」人類為主要發展方向的人形機器人產業,產業鏈高度複雜,有望帶動上下游發展,催生多種新崗位。

當前中國正在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這也使人形機器人的應用場景大大拓展。優必選首席品牌官譚旻說,技術成熟後,人形機器人在應對人口老齡化方面具有很大潛力,包括提供日常輔助、健康監測和情感陪伴等。

他說,人形機器人將為老年人退休生活提供優質陪伴。除了照顧日常飲食起居和康養管理,更重要的是在情感陪伴上充當不可或缺的角色。

樂聚機器人董事長冷曉琨表示,從機器助力人的角度看,人形機器人的應用還有望將人們從簡單、重複性強、危險度高的工作崗位解脫出來。

在展廳擔任講解員、在工廠擔任車輛質檢員、使用空氣炸鍋炸薯條、製作沙拉漢堡、沖泡咖啡、疊衣服……在中國,人形機器人已逐漸在多元場景展開應用,為日後走入日常生活打下基礎。

不過,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常委杜蘭認為,人形機器人雖是未來5到10年科技硬件產品最大的機會之一,但相關產品的真正落地,還需要尋找市場化的突破口,實現應用和研發的循環。

北京 廣東

延伸閱讀

川普政策變數影響全球股市 分析師看好這些AI族群

陸民營企業座談會 馬雲現身具政治意義

大陸人形機器人 軟硬創新擺脫對外依賴

大摩預估大陸Q2經濟放緩

相關新聞

赴習近平座談會沒在怕?他坐姿鬆弛如官老爺 驚人背景曝光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6日會晤民營企業,參與會議的企業家陣容受矚。座位安排上,王傳福和雷軍中間有一位坐姿特別的企業家,他微...

跟隨習近平「愛拚會贏」 陸經濟大省定方針撐民企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召開座談會表態支持民營經濟,廣東、浙江等經濟大省隨後邀請民企負責人出席會議,強調要為企業紓困解難,...

華為攜手2000中國企業 重構半導體生態系

華為總裁任正非近日表示,華為已啟動「備胎計畫2.0」,聯合中國2000家企業,重構半導體、工業軟體等關鍵領域的生態系統,...

北京整頓科技業 劃上休止符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後,外界解讀,此舉象徵北京當局對科技行業整頓的結束,將會消除對行業表現的長期影響。瑞...

致信美新任商務部長 陸商務部長:希望平等對話磋商

大陸商務部部長王文濤19日向美國新任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致信,祝賀其就任美國第41任商務部長...

民企座談會/馬雲靠邊坐、沒發言、被官媒刪名 外界解讀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時隔六年再度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六位發言民營企業家分屬手機、AI、機器人、電動車等科企,體現中央強調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