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經典賽Live/8局上打完西班牙仍12:3領先 中華隊確定不會被扣倒

林岱樺百萬交保被迫搬家 胞弟70萬元、2助理60萬元交保

中國腦機接口「雙環路」問世 精度更高、能耗更低

「腦機接口」被譽為新一代人機智慧融合的關鍵技術,能實現大腦與機器直接資訊交流,促進生物智慧與機器智慧融合。圖為一名四肢截癱患者利用腦機接口技術實現「腦控喝水」。(新華社)
「腦機接口」被譽為新一代人機智慧融合的關鍵技術,能實現大腦與機器直接資訊交流,促進生物智慧與機器智慧融合。圖為一名四肢截癱患者利用腦機接口技術實現「腦控喝水」。(新華社)

中國腦機接口技術再有新突破。天津大學近日表示,該校腦機海河實驗室和北京清華大學積體電路學院,聯合開發出一款基於憶阻器神經形態裝置的「雙環路」無創演進腦機接口系統。同時,該團隊首次披露大腦電訊號與解碼器在互動過程中如何進一步協同增強的奧祕。該「雙環路」腦機接口系統,還可高效支持無人機完成上下、左右、前後、旋轉「四自由度」任務目標。

據科技日報報導,「腦機接口」被譽為新一代人機智慧融合的關鍵技術,能實現大腦與機器直接資訊交流,促進生物智慧與機器智慧融合,被公認是新一代人機互動和人機混合智慧的核心技術;如何透過腦機間的資訊互動,進而實現「互學習」、促進腦機智慧的協同演進,是突破腦機性能瓶頸的困難關鍵。

天津大學腦機海河實驗室教授許敏鵬指出,目前腦機互動過程中,大腦與機器的動態耦合機制尚未釐清,導致腦機之間的長時程互適應能力較弱,工作表現隨時間下降嚴重。

研究團隊發現,腦電訊號中的非平穩特性,不僅來源自傳統觀點認為的背景腦電變異,且與閉環腦機互動引導下的任務腦電演變密切相關。

基於這項發現,團隊首次提出「雙環路腦機協同演進框架」,並透過憶阻器神經形態元件建構全新的腦機接面系統。而在雙環路框架下,「機學習」環路中的憶阻器解碼器,透過適應腦電訊號波動,完成解碼參數更新;「腦學習」環路中的任務相關腦電特徵,在「決策─回饋」循環的引導下不斷正向演化。

許敏鵬舉例,相較傳統純數位硬體方案,「雙環路」腦機介面系統精度更高、能耗更低、能處理更複雜任務。像效率提高兩個數量級(百倍)以上,能耗降低三個數量級(千分之一)以下。傳統無創腦機接口技術通常只能控制無人機進行簡單的自由度飛行,研究團隊開發的「雙環路」腦機接口系統,可高效支持無人機完成上下、左右、前後、旋轉四自由度任務目標。

許敏鵬稱,這項研究首次提出腦機協同演進概念,並基於憶阻器神經形態裝置完成了技術驗證,透過長時程大腦與憶阻器神經形態元件之間的訊息交互,初步實現生物智能與機器智能互適應、互學習,為未來實用型腦機接口系統提供了重要的基礎與技術支撐,也為腦機融合智能的發展開闢新方向。

他透露,未來此款系統計畫拓展到更多便攜式或可穿戴機器接口設備中。

北京 清華大學 電路

延伸閱讀

靈魂出竅有證據?患者心跳停止 科學家測出大腦持續「爆發活動」

陸新突破 腦機接口「雙環路」問世

Tesla Model Y Performance即將推出 還有7人座版本!

台灣卓越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德國參展 搶國際市場

相關新聞

赴習近平座談會沒在怕?他坐姿鬆弛如官老爺 驚人背景曝光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6日會晤民營企業,參與會議的企業家陣容受矚。座位安排上,王傳福和雷軍中間有一位坐姿特別的企業家,他微...

跟隨習近平「愛拚會贏」 陸經濟大省定方針撐民企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召開座談會表態支持民營經濟,廣東、浙江等經濟大省隨後邀請民企負責人出席會議,強調要為企業紓困解難,...

華為攜手2000中國企業 重構半導體生態系

華為總裁任正非近日表示,華為已啟動「備胎計畫2.0」,聯合中國2000家企業,重構半導體、工業軟體等關鍵領域的生態系統,...

致信美新任商務部長 陸商務部長:希望平等對話磋商

大陸商務部部長王文濤19日向美國新任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致信,祝賀其就任美國第41任商務部長...

民企座談會/馬雲靠邊坐、沒發言、被官媒刪名 外界解讀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時隔六年再度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六位發言民營企業家分屬手機、AI、機器人、電動車等科企,體現中央強調新...

DeepSeek效應加業績刺激 港股收盤創3年新高

中國人工智慧新創公司DeepSeek持續對香港股市產生正面效應,加上大型電商阿里巴巴業績超預期,恆生指數今天收盤飆漲90...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