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奇怪祝賀文…梅爾茨不領情 譴責美干預德國大選

俄國駐法國馬賽領事館傳出爆炸 俄外交部:符合恐攻特徵

逛壽山動物園「與猴同行」 小朋友愣站兩旁…獼猴直撲男童搶飲料

香港財政預算案 財爺提加強版「財政整合」嚴控開支

財政司長陳茂波23日稱今年預算案封面選用湖水藍色,指湖泊蘊含無限生機,寓意未來無限機遇。(取材自陳茂波網誌)
財政司長陳茂波23日稱今年預算案封面選用湖水藍色,指湖泊蘊含無限生機,寓意未來無限機遇。(取材自陳茂波網誌)

香港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於26日發表,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3日在網誌透露,預算案將提出加強版「財政整合」策略,嚴格管控公共開支,適度開源,加速推動發展,並投資未來。

大公報報導,面對近千億元(港幣,下同,約128.7萬美元)財赤,陳茂波早前表明,教育及醫療開支有削減空間。多名立法會議員表示,醫療及康體設施收費多年未調整,估計或按「用者自付」原則調整。開源方面,有消息稱港府將連續第二年上調最高收入人士的稅收。

陳茂波在網誌預告,今年預算案封面顏色是湖水藍,代表未來發展大潮中的一片藍海、蘊藏的無限機遇,亦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底蘊。他說,美麗的湖泊裡有無限生機,即使偶有風雲,在國家堅實支持、香港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對未來有堅定信心和美好期盼。

陳茂波說,善用公共資源,是讓社會可持續發展、民生不斷改善、效率持續提升的重要基礎。面對過去幾年內外多重挑戰導致的財政赤字,預算案將提出加強版「財政整合」策略,「在維持和改善民生服務的同時,嚴格管控公共開支;並在顧及香港的競爭力及『用者自付』原則下,適度開源;亦靈活善用其他各項公共資源和市場力量,加速推動發展,並投資未來。」

他表示,國際環境複雜萬變,牢牢抓緊未來發展機遇,特別是科技發展催生的創新應用和新增量,驅動經濟增長、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經濟新動能,在變局中搶占先機,就能注入動力。

實政圓桌新界西北議員田北辰指出,公立醫院、康文署設施的收費多年沒調整,估計若按照「用者自付」或會調整。

開源方面,有消息傳出,對最高收入人士的稅收,即俗稱「富人稅」,港府有意連續第二年上調。而稅務學會早前建議港府上調「富人稅」,以「能者多付」為原則,將入息剩額達500萬元以上的標準稅率由現時16%上調至17%。

綜合多位立法會議員意見,普遍不反對上調「富人稅」,但對降低起徵門檻,將更多人納入最高稅階,則有保留。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成員吳傑莊表示,「富人稅」的影響人數範圍較小,若預算案有所著墨,他並不反對。衛生事務委員會成員陳凱欣則關注,若調整稅階或會影響中產人士,中產家庭每月開支龐大,但港府提供的福利少,若影響該部分人,她並不支持。

港府26日發表的財政預算案,將提出加強版「財政整合」策略,嚴格管控公共開支,適度開源,加速推動發展。圖為香港市民及旅客在銅鑼灣一帶出行。 (中新社資料照片)
港府26日發表的財政預算案,將提出加強版「財政整合」策略,嚴格管控公共開支,適度開源,加速推動發展。圖為香港市民及旅客在銅鑼灣一帶出行。 (中新社資料照片)

相關新聞

王星事件衝擊泰國旅遊 彭博:陸客改去日本、新加坡

彭博24日報導,泰國今年希望吸引逾900萬陸客的目標恐怕面臨挑戰。原因是今年初大陸演員王星被拐騙至泰緬邊界電詐園區的事件...

機器人搶飯碗效應 中國春節後搶人大戰 今年沒出現

每年春節後,中國各省都會上演的勞工市場「搶人大戰」在今年未見激烈競爭,退燒的背後有兩大主因:分別是愈來愈多機器人「搶飯碗...

AI行業內卷!3成崗位年薪破225萬 「頂級天才」千金難求

愈來愈多中國企業不用人工改用機器人,引發人力就業市場警訊,不過與機器人相關的AI(人工智能)等行業,則因招聘需求旺盛掀起...

內有「內捲」、外有關稅戰 在陸台商受夾擊…賴正鎰:優勢漸失

針對中國大陸台商面臨「內捲潮」及美中關稅戰衝擊,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賴正鎰今天在北京表示,台灣對陸順差去年已降至700億美...

時隔5個月!港股市場火熱 盤中一度超車台股

台股24日呈現震盪走低,盤中一度下挫超過260點,失守23500點關卡,反觀港股今年以來受到大陸政策支持與DeepSee...

應對財政赤字!香港可能讓籃球博彩合法化 增加稅收

傳香港特區政府可能讓籃球博彩合法化,從而增加稅收收入,應對近1000億元(港元,下同)財政赤字。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