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奇怪祝賀文…梅爾茨不領情 譴責美干預德國大選

俄國駐法國馬賽領事館傳出爆炸 俄外交部:符合恐攻特徵

逛壽山動物園「與猴同行」 小朋友愣站兩旁…獼猴直撲男童搶飲料

頻繁跳槽引疑?陸國安部:某科技行業專家境外洩密 遭依法處理

大陸國家安全機關發現,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和一些背景複雜的非政府組織,對大陸重要科技企業人員拉攏滲透,威脅國安。(微博照片)
大陸國家安全機關發現,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和一些背景複雜的非政府組織,對大陸重要科技企業人員拉攏滲透,威脅國安。(微博照片)

大陸國家安全部透露,國家安全機關發現,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和一些背景複雜的非政府組織,對大陸重要科技企業人員開展拉攏滲透,企圖套取核心科技信息,威脅國家安全。

據大陸國安部公眾號發布文章稱,2016年,大陸某重要科技企業海外市場負責人王某赴境外出差期間,某境外機構通過電話向他諮詢了該科技企業的有關情況,支付報酬1000元人民幣(單位下同,約新台幣4500元),初嘗「有償諮詢」甜頭後,王某將此作為工作之餘賺取「外快」的特殊管道。

此後多年,上述王某的「兼職」收入,隨著他透露內容的敏感性、稀缺性而水漲船高,報酬從最初的1000元,逐漸升至3000元(約新台幣13500元);在金錢誘惑下,王某為獲取更多兼職「快錢」,大肆「營銷」自己掌握的核心科技資訊、企業內部資料。他還慫恿同事、發展親屬,教唆他們提供該科技行業內部敏感情況,甚至涉密資訊。

2020至2022年,王某為了蒐集更全面的科技產業內部情況,甚至是涉密資訊,短短3年時間裡頻繁跳槽多家該科技領域龍頭企業,通過主動與業內人員交流互動、參加行業內部閉門會議,蒐集大量任職企業,以及其他相關企業的涉密資料、核心技術資訊,拓展廣泛的人脈關係。

該文指,在王某「兼職」過程中,他以多家龍頭企業高管名義自居,將自身塑造成該科技領域的知名專家、精通該科技領域全產業鏈的「稀缺人才」,成為境外科技情報蒐集者眼中的香餑餑。受利益驅使和所謂的「專家光環」加身,王某開始把諮詢副業當主業來做。最後,在2020至2022年間,王某累計接受各類諮詢高達600餘次,大肆透露大陸科技企業的大量內部情況、涉密資訊和核心科技資訊,從中獲利200餘萬元人民幣。

同時,王某在諮詢過程中,為規避相關企業追責,避免身份曝露,除了變換姓氏和身分外,還有意壓縮會談人數,只接受小範圍的諮詢業務,以達到其所謂的「安全可控」。

大陸國家安全機關通過縝密偵查,查明掌握王某向境外機構透露境內重點科技企業核心涉密資訊的確鑿證據,並會同有關部門開展聯合執法,有力消除了威脅隱患,王某等涉案人員依法受到處理。

該文聲稱,從國安機關破獲的案件來看,類似王某的「行業專家」還有不少,指他們在商業活動過程中落入了境外機構目的不純、動機不明的「甜蜜陷阱」,在知情或不知情的情況下洩露國家秘密,損害了國家安全和利益。因此,全社會、全行業應時刻防範境外各類組織、機構以合法掩護非法,通過各種管道竊密。

該文提醒,與「境外機構」打交道時刻保持警惕,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開展交往活動,心中牢記「內外有區別,開口有尺度」,切勿越過法律紅線。提高安全防範思想意識、提高產業數據和商業秘密保護意識,讓科技產業安全發展。

延伸閱讀

懸賞一千萬找線索 曹興誠:幕後黑手是中共國安部

台中2警涉洩密遭搜索 十九甲派出所所長15萬元交保

台中霧峰、太平分局驚傳遭搜索 警涉查詢個資洩密

診所月薪45K…26歲女猶豫跳槽台積電 網先打預防針:不是人人待得住

相關新聞

嚴懲電詐犯罪集團!陸最高院公布7相關案件判決 4首腦遭判無期徒刑

在大陸演員王星事件後,中泰緬合作打擊邊境詐騙園區,大陸最高人民法院24日發布7件法院審結的電信網路詐騙及其關聯犯罪典型案...

聚焦推進鄉村振興!官媒解讀「2025中共中央一號文件」:改革意味濃

2025年中共中央一號文件昨天公布,聚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中國官媒央視今天報導,文件的改革意味濃,並首次提出「農業新質生...

遭批「靠軍工吃軍工」 中航董事長譚瑞松被開除黨籍

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原黨組書記、董事長譚瑞松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譚...

德國大選結果揭曉!陸外交部:鞏固與德關係、支持歐盟自主

針對德國大選結果,基民/基社聯盟重返最大黨可望執政,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今天說,中方願與新一屆德國政府鞏固好、發展好「中...

待黎智英國安案審結 香港蘋果日報清盤案押後聆訊

香港蘋果日報遭呈請清盤案今天在高等法院再度聆訊,據報導,法官宣布,案件待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的國安案審結後才聆訊

黎智英獄中病重 舊金山、紐約…民主人士全球聲援

中國民主黨、中國民主教育基金會、人道中國、亞洲女性難民藝術組等民主團體,22日下午在中國駐舊金山總領事館前抗議中國政府迫...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