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醫稱DeepSeek「18秒診斷腦瘤」業界示警「AI醫生無執照」

大陸AI模型DeepSeek火熱,各界紛紛接入應用與輔助,醫療界也不例外。一名北京首都醫科大學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張宏偉近日聲稱,自己利用DeepSeek為患者精準制訂診療方案,認為DeepSeek的能力水準堪比最高等級醫院的專家。不過,也有醫療界人士提醒,AI在醫學領域能帶來便利,同時亦存在風險,強調AI只可用來作輔助,畢竟「AI醫生沒有醫師執照的」。
港媒星島日報報導,張宏偉近日發布影片宣稱,自己向DeepSeek詢問了一名25歲罹患複雜腦瘤患者的治療方案,其病情即便經歷開顱手術、放射治療等仍未受控制。經過18秒思考,DeepSeek給出回答,不僅提供了可選治療方案,也評估了再次手術的風險,同時還給出「症狀管理」等具體細則。
張宏偉稱,無論是醫生能想到的,還是最新文獻和臨床試驗成果等,DeepSeek已全都涵蓋。在這種較深入問題上,其水平已堪比「省級三甲醫院」專家。大陸醫院等級實行「三級六等」劃分,三甲為最高等級。
報導還引述一名四川三甲醫院影像科主任指出,AI可快速處理成千上萬張片子,識別細微病變的準確率遠超人類肉眼。Google旗下一間人工智慧公司,近期推出新一代AI診療系統,宣稱可在3秒內精準揪出13種早期癌症,美國資本界知名機構也預言,未來5年全球將有800萬醫生轉行。相關消息讓許多醫生感到焦慮,有北京協和醫院醫生發長文感慨,15年辛勤學習所得似乎正被算法取代。
不過,也有醫療業內人士強調,人工智慧應用在臨床治療上仍存在局限性,只可用作輔助。香港無線新聞報導,北京兒童醫院院長倪鑫表示,「AI醫生」沒有醫師執照、沒有處方權,它是一個互補、輔助。像是在醫者仁心方面,AI肯定不可能完全替代。
湖南省醫保局發布文件,禁止零售藥房使用人工智慧生成的處方。央視引述醫療界人士指,人工智能處方不符合醫療機構管理相關規定,認為在追求醫療效率和創新的同時,必須將病人生命安全和醫療品質放在首位。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