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學者籲京打對等戰 在成熟製程晶片對美「卡脖子」

美國不斷緊縮對中國高階晶片的封鎖,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學者何鵬宇以日本半導體產業的興衰為例,呼籲中國要堅持在傳統晶片(成熟製程晶片)行業形成競爭優勢。他並指出,既然美國在先進製程晶片對中國「卡脖子」,中國也可以對等在傳統晶片對美國「卡脖子」,形成戰略反制。
何鵬宇表示,中國還能以傳統晶片為基礎持續做大本土產業鏈,龐大的本土市場需求將為中國企業的技術進步創造出比美國更強的投資能力和應用機會,由此中國將以更快的技術進步速度趕超美國。
何鵬宇15日在「文化縱橫」發表題為「『芯片鐵幕』前夜,中國半導體工業存在另一種可能性」的文章指出,傳統晶片雖採成熟製程,但在設計、封裝環節仍存在創新空間。而且市場規模將決定技術演進,傳統晶片占全球70%的晶片消耗量,覆蓋汽車、消費電子等核心產業,其龐大的應用規模可為後發者提供技術迭代的「練兵場」。
他表示,日本在1980年代通過計算器晶片積累的CMOS技術和製造能力,就最終反超美國存儲晶片市場,證明傳統領域是後進者能力躍遷的跳板。
何鵬宇稱,中國已具備了在傳統晶片上形成競爭優勢的所有條件,中國半導體工業不僅在各個主要環節都有參與市場競爭的本土企業,且這些企業在傳統晶片擴產的帶動下正在形成本土產業鏈。
與此同時,中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和門類最齊全的工業體系,一方面創造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需求,另一方面也提供了最為齊全的設備、材料和設計軟體等生產資料供給。中國還擁有全球最大的理工科教育體系,可為半導體工業的發展提供豐富的科技人力資源。
2021年,中國的晶片產量較前一年大增近40%,2023年繼續以12%的增幅「狂飆」。何鵬宇預期,中國的晶片產能將在今年與領先國家持平,並在2026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國。
何鵬宇建議中國官方,在美國市場實質上對中國晶片禁入的情況下,中國也需要敢於對本土市場進行對等管制,不允許支持禁令的美國企業反過來擠壓中國本土企業的市場空間。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