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下一代產品「Thor」遲到 陸車廠爭相研發智駕晶片

輝達的智駕晶片在大陸面臨客戶流失,隨著輝達下一代智駕晶片「Thor」量產日期不斷「跳票」延後,許多車企正在加速自研晶片,以減少對輝達產品的依賴。
鈦媒體報導,「蔚小理」、小米、極氪、比亞迪、奇瑞、長城等車企,一直是輝達智駕晶片的重要客戶,輝達先前依靠Orin晶片,占據全球智駕市場的大片疆域。蓋世汽車研究院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輝達Orin-X以近73萬顆的裝機量,佔據35.9%市占。但如今Orin-X已發布近六年,算力逐漸被榨乾、Thor難產,「蔚小理」們希望以自研晶片取而代之。
小鵬自研的AI智駕晶片「圖靈」,研發始於2020年,2024年8月流片成功,將於今年第2季量產,搭載於全新車型。
蔚來和理想的自研晶片同樣取得進展。去年7月,蔚來宣布神璣NX9031晶片成功流片。今年第1季,搭載這款晶片的蔚來高端轎車ET9開始交付。蔚來成為大陸首家量產自研智駕晶片的造車新勢力。
理想去年不斷擴充晶片研發團隊,分布於北京、上海,以及美國、新加坡等地。自研智駕晶片代號「舒馬赫」原定2024年底流片,但迄今並沒有更多消息。
根據輝達的介紹,Thor晶片將採用輝達最新的高性能GPU架構Blackwell,分為多個版本,最高可提供高達2000TOPS的算力,相當於Orin-X的8倍以上,Thor還是一款「多合一」晶片,可將車輛智駕、座艙、泊車、車聯網等功能集成在一套硬體中,且可同時運行Linux、QNX、安卓等作業系統,能夠大幅減少車載ECU(電子控制單元)的數量,但量產已延到今年中,較原定時間晚了一年。
然而輝達並未公開談論Thor的發布延期問題。從財務角度來看,智駕晶片並非輝達的核心業務。這家公司當下的重中之重,依然是AI晶片相關的業務。
在高階智駕領域,大陸車企一時間找不到比輝達Orin-X更好的選擇。儘管國內外智駕晶片廠商眾多,例如高通、Mobileye、華為、地平線等,但大都集中在初級智駕場景中;要想實現L3或更高級別的智駕,輝達Orin-X依然是最常見的選擇。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