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們能扛多久?」關稅戰衝擊第一線 陸多地出口企業傳停工潮

美國總統川普對各地發起的關稅戰,最激烈的屬於大陸,而儘管大陸官方強調有能力有底氣應對各種挑戰,不過連日來大陸多地接連傳出有工廠停工,相關情況逐漸受到重視。
義烏市跨境電子商務協會17日晚間在微信公眾號發文指出,隨著美國對大陸關稅達到了驚人的145%,開始引發導致東莞、佛山等珠三角一些工廠的美國產品線一夜之間被迫暫停,「從原材料、生產到包裝都停了下來」。
其中,東莞一家有著18年出口歷史的外貿大廠東莞市德鴻電器製品有限公司(簡稱德鴻電器)在4月9日川普宣布將對大陸關稅加徵到104%的當天,正式發布了一則公告:「公司將於2025年4月11日開始放假一個月,後續安排將根據實際情況另行通知」。公告中稱:受此美國關稅政策影響,短期內的業務運營面臨較大壓力,接客戶通知現在生產訂單暫停。
文章並指出,由於美國加徵關稅等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化引發的連鎖反應,寒潮已經從最初的外貿企業、貨運代理和航運公司,蔓延到了產業鏈上游的製造業工廠。
央視新聞日前也報導,全球規模最大的紡織品集散中心、位於浙江紹興柯橋的中國輕紡城,多位老闆多表示現在生產已經放緩、客戶不敢下單、已暫停發貨。行業媒體紡織服裝周刊則報導,江蘇一家專業生產襪子的企業表示,加徵關稅後,美國進口商採購成本增加,會傾向於減少從大陸的採購,轉向其他低成本國家。這導致大陸紡織企業對美訂單量銳減,銷售額出現斷崖式下跌,企業資金周轉困難,還可能造成庫存積壓。
深圳衛視財經主持人陳姝婷則在微信公眾號刊發了一篇題為「出口製造業需要急救」的文章。文章提到,雖然從表面數字上看,中美貿易占比降低了。但如果考慮到2018年之後一批借道第三國或轉出口貿易的話,情況就並非如此。以越南為例,2018年大陸對越南出口額839億美元,而2024年則飆漲至1440億美元。而2018年越南對美國的出口額只有490億美元,2024年則暴增至1960億美元。在這不正常的數據背後,隱藏著大陸外貿商借道規避關稅的事實。而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這說明,大陸出口貿易對美國的依賴度「並不像數據表面上所展示的那麼小」。
文章強調,受美國高關稅影響,現在很多依託美國訂單的出口製造業都紛紛進入停工狀態。最嚴重的是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但凡做美線的出口貿易商和製造業企業大多已經停工。受波及的企業和員工數量不計其數。佐證的數據例如,上海港對美國的航運量驟降,現在港口最繁忙的業務就是貨主辦理退關手續業務。
文章認為「當前最首要的問題是,這些老闆們能扛多久?」如果高關稅情況無法得到改善,按照不少老闆的反饋估計,可能從六月份開始將會有不少出口製造業企業不得不宣佈倒閉破產。如果最終高關稅情況長期持續下去的話,「今天的停工潮就會變成明天的失業潮」。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