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245%關稅衝擊出口 學者指大陸GDP要關注「2關鍵」

面對美國對大陸進口商品加徵245%關稅,雖然陸方提出多項反制措施,但也勢必會對出口造成衝擊。大陸要如何達成5%GDP增長目標,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18日指出,接下來要關注大陸《民營經濟促進法》的立法進度,以及大陸居民消費的情況。他並認為,中美領導人最快將有望在四月下旬到五月初以前見面。
張五岳18日出席北威舉辦的論壇「川普關稅戰 全球風暴」時表示,當關稅加徵到60%以後,不論之後的關稅稅率是600%還是6000%,效果都是一樣,因為關稅超過60%以上貨物就很難進口,更何況目前有三分之一以上商品都從對等關稅中豁免,「都是喊爽的,沒有意義的。」
他指出,面對美方的高額關稅,中方也開始處理對外關係,像是大陸國務院辦公室9日發布的2.8萬字《關於中美經貿關係若干問題的中方立場》,應該是半年前寫好就好整以暇準備在旁邊,中央周邊工作會議近日在北京舉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也開始訪問周邊國家。
大陸並提出很多反制措施,包括關稅、稀土供應鏈、不可靠實體清單等,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並建議「積體電路」進口報關時的原產地以「晶圓流片工廠」所在地為準進行申報;近日也傳出大陸加大對巴西的採購,對美國有關於川普的鐵票區採取施壓的方式,「中國採取一系列措施不一定有效,但中國這些舉措是會被打到川普的票區。」
面對美國高關稅衝擊大陸出口表現,張五岳指出,接下來大陸的GDP增長要靠投資和消費。投資方面,今年要看第一部民營企業法什麼時候通過,因為大陸民營企業佔大陸GDP的百分之六十、企業創新超過百分之七十、佔城鎮就業人口百分之八十,只要民營企業不行,就代表企業不會創新,就業就是不行。
張五岳認為,北京從來沒有用這麼大的力度想要重視民營企業,想要矯枉過正的挽回民營企業的信心,因此時間快的話會是四月底,再晚一點的話會是六月或八月,「這部法案之所以重要,因為習近平很清楚,面對美中科技戰,沒有民營企業,中國絕不可能突破。」
而在消費方面,目前大陸居民的儲蓄高、不消費,因為覺得房地產縮水、經濟前景不好、產業不明。因此在面對中美貿易戰的衝突下,如果消費和投資都不行,中國今年的經濟表現就會很難。
至於中美領導人什麼時候對話,張五岳分析,從習近平近日的行程來看,今日結束柬埔寨的訪問後,5月9日會接著到俄羅斯訪問,所以預計最快時間點為四月下旬到五月初,兩邊領導人將有機會進行對話。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