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逆向行駛撞康橋環島車隊釀7生輕重傷 冷氣工遭羈押禁見

國民黨宜蘭縣黨部驚傳遭檢調搜索 罷免綠委領銜人全被帶走

MLB/大谷翔平敲當爸首安但得點圈2支0 道奇2連敗小熊

5.8兆元 陸發行超長期國債

大陸2025年超長期特別國債開啟發行,重點支持國家重大戰略。(新華社)
大陸2025年超長期特別國債開啟發行,重點支持國家重大戰略。(新華社)

作為擴內需、促消費重要舉措,大陸2025年超長期特別國債今(24)日開啟發行,總計人民幣1.3兆元(約台幣5.8兆元),將重點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大規模設備更新及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政策加快落地,有利於加速釋放大陸國內投資和消費需求。

大陸各地也正在部署第2季經濟工作重點,聚焦提振內需,加快釋放政策效能。

大陸超長期特別國債為記帳式國債,在一級市場發行時主要由承銷團(如商業銀行、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進行認購。保險公司、社保基金、養老金等長期資金管理機構因資產配置需求,為重要持有者。同時,特別國債是為特定政策或專案發行的國債,不計入財政赤字,專款專用。

根據大陸財政部安排,今年超長期特別國債總計人民幣1.3兆元,分為20年期、30年期和50年期三種,共發行21期,發行時間從4月至10月。其中,4月24日將首發20年期、30年期特別國債,付息方式為按半年付息,5月23日將首發50年期特別國債。

大陸財政部部長藍佛安此前表示,今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人民幣1.3兆元,其中,8,000億元用於更大力度支持「兩重」(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項目,5,000億元用於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其中,3,000億元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2,000億元支援設備更新。

對比2024年,2025年超長期特別國債規模更大,增加人民幣3,000億元,且從發行節奏來看,相較2024年5月17日首發提前近一個月時間,在前幾個月的發行金額也整體高於去年同期,並預計較去年提早一個月完成全部超長期特別國債的發行。

新華社引述中誠信國際研究院院長袁海霞分析,超長期特別國債加速落地能夠為全年經濟增長目標達成提供有力支持,且透過中央加槓桿進行宏觀調控,有利於進一步改善政府部門債務結構、降低宏觀債務成本。

大陸各地政府也正在抓緊部署第2季經濟工作,提出將透過推出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適度加大消費補貼、加快重大產業項目落地等舉措,進一步提振內需。

上海證券報報導,上海市政府近日召開常務會議,明確有針對性實施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擴大服務消費和會展消費,促進入境遊消費發展;江西省委財經委員會則提出,要全方位擴大內需,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更大力度推進消費品以舊換新,打造消費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

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付一夫表示,地方政府第2季重點工作聚焦擴內需,是基於當前國內外形勢的需要,一方面外貿形勢充滿不確定性,需要進一步挖掘內需;另一方面國內消費市場巨大潛力還沒有充分釋放。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進一步指出,擴消費是接下來主要的發力點,著眼於應對外部波動,耐用消費品換新政策還有較大的加碼空間。

此外,部分地方也會把促消費的範圍從耐用消費品擴大到一般消費品和服務消費。

人民幣

延伸閱讀

大陸海警4艘船再闖金門水域 海巡驅離全程併航監控

惠譽警告:大陸地方政府專項債償付壓力加劇

大陸桌協高層地震!劉國梁突然卸任 馬龍有新身分

上海車展掀戰火!陸企「特斯拉殺手」電動車 圍剿全球龍頭

相關新聞

陸超長期特別國債今啟動 首次發行金額7,369億元

按照大陸財政部有關安排,2025年中央金融機構注資特別國債今天啟動發行,發行金額為人民幣1650億元(約新台幣7,369...

5.8兆元 陸發行超長期國債

作為擴內需、促消費重要舉措,大陸2025年超長期特別國債今(24)日開啟發行,總計人民幣1.3兆元(約台幣5.8兆元),...

BMW、本田導入 DeepSeek

2025上海車展昨(23)日開幕,在全球貿易戰正炙背景下,外資車企顯現深掘中國大陸市場意圖,包括歐系豪車BMW與日系汽車...

陸地方債償付壓力加劇

國際信評機構惠譽表示,大陸地方政府的專項債償付壓力加劇。繼專項債利息支出占全大陸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總額的比率,自2019...

上海車展 聯發科智慧座艙平台驚艷

聯發科技昨(23)日於2025上海車展發表Dimensity Auto系列的智慧座艙旗艦平台C-X1與車載通訊旗艦平台M...

人民幣跨境支付 加速推進

大陸正加快去美元化,推動在外貿領域以人民幣支付,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等四部門近日聯合發布行動方案,提出上海國際金融中...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