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明後2天飆高溫!熱到這日變天 梅雨季首波鋒面下周報到

高關稅大陸撐不下去? 美財長:說不定陸方會先打給我

4月約40艘次巴西大豆船停靠舟山港 美國大豆恐難再銷陸

巴西大豆正在快速取代美國大豆在中國市場的地位,圖為山東濱州一家大豆加工公司的工人正在鏟運從巴西進口的大豆。 (法新社)
巴西大豆正在快速取代美國大豆在中國市場的地位,圖為山東濱州一家大豆加工公司的工人正在鏟運從巴西進口的大豆。 (法新社)

《日經亞洲》4月21日曾報導,中國大陸自今年1月中旬起就凍結美國大豆和玉米的採購訂單,並減少從美國進口農產品,同時增加了從巴西等國的採購,以確保農產品供應穩定。大陸央視旗下新媒體《玉淵譚天》28日一早發布消息稱,寧波舟山港老塘山作業區近期每天都有多艘巴西大豆船停靠。

報導稱,4月預計會有約40艘次巴西大豆船停靠岸寧波舟山港老塘山作業區,相比去年4月的27艘次成長約48%。《玉淵譚天》並稱,「巴西大豆船取代美國密集抵華」。

《日經亞洲》整理美國農業部的海外訂單數據發現,中國企業自今年1月16日、即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前幾天起,就未再向美國下任何訂單,但有一些訂單的出口目的地不明。但此前,直到2024年12月,美國每個月都還能接到來自中國企業的多份訂單。

巴西Ocafezinho新聞網日前也報導,隨著關稅扼殺了美國大豆,中國將其進口轉向巴西。中國不久前購買了大量的巴西大豆,凸顯貿易戰升級如何使從美國購買大豆變得不可行。知情人士透露,中國進口商日前從巴西採購了至少240萬噸大豆,這一數量幾乎是中國月平均輸入量的三分之一。據稱,這一購買熱潮異常龐大且迅速。

2024年中國進口1.05億噸大豆,是全球第一大大豆進口國,美國則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大豆生產國之一,很長一段時間,中國都是美國大豆的最大買家。

北京日報指出,今年1至2月,中國大陸進口的美國大豆量達913萬噸,占進口大豆比重的67.1%,較前一年同期提高了近32個百分點。3月大陸對美國對等加徵10%的關稅時,預留了過渡期,對3月10日前啟運、4月12日前到港的貨物可免於加稅,因此,3至4月還有一定規模的美國大豆到港。

但4月12日起,中國對美國進口商品加徵的關稅已提高至125%。北京日報表示,在加徵關稅後,中國大概率就不會進口美國的大豆了,而後期的這部分缺口主要會由巴西大豆來補充。

北京日報稱,今年中國大豆進口量預計在9,000萬噸左右,今年初收獲的巴西大豆預計出口量達1億噸以上,大部分都會進入中國。同時,還有來自阿根廷等南美國家大豆出口,大豆進口完全可以滿足中國國內需求。

中美貿易戰升高後,4月大量巴西大豆開始運抵中國大陸。(圖/截圖自影片)
中美貿易戰升高後,4月大量巴西大豆開始運抵中國大陸。(圖/截圖自影片)

延伸閱讀

台灣維他命是美國的三倍價格!網嘲諷:多虧川普讓我們看清真相

美駐華使館:赴美生子全面拒簽 濫用制度恐被吊銷簽證

美四大科技廠財報將揭曉!本周開盤前 五件國際事不可不知

川普在自家社群媒體喊話 美船舶應免費通過兩運河

相關新聞

身分證買東西打75折!陸學者建議:官方可拿4.5兆促消費

大陸經濟學家、北京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近日表示,建議「五一」假期期間,大陸官方拿出人民幣1兆元(約...

因應關稅戰變化 近5成大陸外貿企業「將減少對美業務」

近期,大陸中國貿促會面向全國1,100多家外貿企業開展問卷調查。調研結果顯示,有近50%外貿企業表示將減少對美業務,同時...

錢存銀行越久越少....陸存款利率加速進入「1」字頭

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發布監測數據顯示,3月大陸銀行1年期平均利率為1.566%,2年期平均利率為1.666%,3年期平...

對沖美政策風險?傳TikTok進軍日本電商市場

科創板日報報導,TikTok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內進軍日本的線上購物市場。知情人士表示,該公司正在為其在日本的電商平台Tik...

港口交易需謹慎行事 陸外交部喊話長和集團:與中方充分溝通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28日例行記者會中再次喊話香港長和集團,港口交易審慎行事,與中方有關部門充分溝通。

台美關稅怎麼談? 中經院:「理想」談判應這麽做

美國總統川普向全球祭出對等關稅,其中對台加32%關稅。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楊書菲建議,台灣與美國談判時,...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