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夏天回來了!今起天氣好轉一整周 下周二鋒面再來

非核家園倒數5天!美憂台灣發電穩定性、廢核無助防衛韌性

兩岸敵對升高 陸學者:不該把和平建立在大陸克制之上

賴總統520就職周年前夕,由大陸國台辦旗下智庫「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舉辦的「兩岸關係研討會」10、11日在上海登場,包含大陸官員、兩岸學者約150多人與會。大陸國台辦副主任仇開明出席會議。記者陳宥菘/攝影
賴總統520就職周年前夕,由大陸國台辦旗下智庫「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舉辦的「兩岸關係研討會」10、11日在上海登場,包含大陸官員、兩岸學者約150多人與會。大陸國台辦副主任仇開明出席會議。記者陳宥菘/攝影

賴總統執政將滿一周年,兩岸關係陷入低迷。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榮譽院長王升批評,賴清德在新兩國論、祖國論基礎上又提出中國是境外敵對勢力,已把兩岸政權對立,推升至兩國、甚至是族群敵對。賴清德將台灣帶上「抗中保台」路線,台灣正加速複製烏克蘭道路,不過「台灣人民不應該把和平建立在大陸的克制之上」。

賴總統520就職周年前夕,由大陸國台辦旗下智庫「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舉辦的「兩岸關係研討會」10、11日在上海登場,包含大陸官員、兩岸學者約150多人與會。11日上午大會繼續召開,多名兩岸學者發表主題發言。

王升在發言時指出,在「賴當局」的操作下,台灣內部正在出現斷送兩岸和平統一前景的跡象。他指出,賴清德在新兩國論、祖國論基礎上又提出中國是境外敵對勢力,已把兩岸政權對立,推升至兩國、甚至是族群敵對,且整個台灣社會正走向「沒有不主張台獨的自由」,同時台灣正加速複製烏克蘭道路,賴清德將台灣帶上「抗中保台」路線。

王升強調,「台灣人民不應該把和平建立在大陸的克制之上,」他並向台灣民眾喊話,應該理性看待兩岸關係發展前景,要自救,制止台獨政權的瘋狂行為,並指台灣人民是台海和平的真正的防線,「我們還是要寄希望於台灣人民。」

上海交大台灣研究中心主任盛九元提到,面對台獨分子的猖狂挑釁,大陸當然有準備,但目前對大陸最大的挑戰是川普,「川普在台灣問題上的交易性將慢慢展現出來,美國未來打台灣牌是肯定的,且力度不會小」。

針對此次研討會主題「中國式現代化與兩岸同胞福祉」,盛九元說,只有加快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才能更好地推進民族復興,讓統一更有吸引力、代價更小。他也認為,大陸官方近年對台提出「塑造必然統一的大勢」的關鍵,也是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

赴陸參會的台灣孫文南院院長汪明生表示,大陸不需要對台灣同胞談主權、九二共識,而是要談民生發展。他建議大陸加強對台交流,例如兩岸「南南合作」,在台灣南部與大陸長江以南省市,尤其福建省之間展開合作。

大陸官方「兩岸關係研討會」11日在上海繼續舉行,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榮譽院長王升在大會發言中表示,台灣人民不應該把和平建立在大陸的克制之上。記者陳宥菘/攝影
大陸官方「兩岸關係研討會」11日在上海繼續舉行,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榮譽院長王升在大會發言中表示,台灣人民不應該把和平建立在大陸的克制之上。記者陳宥菘/攝影

兩國論 台灣人 台獨 賴清德 關係

延伸閱讀

賴總統主張對抗 陸學者:陸方警告更多從口頭轉為行動

行政院悄改族群分類96%是「其餘人口」 藍委:認知作戰

挺陸配遊行高舉「反迫害反霸凌」旗幟 大喊賴清德下台

呼應呂秀蓮憂國家撕裂 賴士葆:賴總統特別要聽

相關新聞

薄瓜瓜母親節為母喊冤 稱谷開來「當代竇娥」

中共重慶市委前書記薄熙來之子薄瓜瓜,母親節這天為其因犯故意殺人罪遭判刑入獄的母親薄谷開來喊冤。薄瓜瓜在社交平台「X」發文...

中拉論壇13日登場 將通過北京宣言

大陸外交部昨日宣布,經中拉雙方共同商定,「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中拉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將於十三日在北京...

大陸國防部刪何衛東報導 加深落馬傳聞

中國大陸國防部近日更新官網,已有兩個月未公開露面的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何衛東的新聞報導幾乎遭到清空,僅留一則今年三月十日「...

台生考軍醫因出生南京遭拒 入籍須滿20年規定怎來的?

一名出生於南京、18歲的師大附中學生申請報考國防醫學院,因為「從大陸地區來台未滿20年」為由遭拒,引起輿論關注,也讓外界發現軍事院校的報考資格,對出生於大陸地區的高中生設立了不可能滿足的20年年限,這樣的政策居然多年來未有檢討。這樣的政策起源、考量、歷年演變為何?

何立峰:中美會談取得實質性進展 雙方同意建立經貿磋商機制

據央視新聞12日清晨快報,中美經貿高層會談5月10日至11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當地...

福建富美宮來交流 今將參與白沙屯遊庄

大陸福建泉郡富美宮蕭府太傅金身近日來台展開遶境行程,但有媒體披露,富美宮以祖廟名義來台遶境,卻連日拜會各縣市地方宮廟、蕭...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