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8+9貓連續襲警!當場逮補「拍犯貓照」壓肉球建檔 毫無悔意表情爆紅

114會考/社會科疑傳考生作弊 「試圖取得隔壁學生答案」可能下場曝

麵食館變最夯私廚!黃仁勳光顧「鄒記食舖」超難預約 有人脈才吃得到

兩岸快遞/2025年港股最大上市案 寧德集資46億美元

大陸電動車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香港招股截止認購,超額認購倍數擴至120倍,集資規模擴大至46億美元,寧德時代將香港招股價格定在每股263港元,發售規模擴大至1.35億股,這不包括超額配售選擇權,寧德時代若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集資總額最高可達53億美元(約新台幣1,590億元),該股預期5月20日掛牌上市,將成為港股今年最大IPO案。

香港/4月初次到訪旅客增13% 累計前四月年增一成

香港旅遊發展局公布,今年4月初次訪港旅客數字為380萬人,較去年同期上升13%,其中,大陸、短途及長途市場的訪港旅客量年增幅均有雙位數,累計今年1至4月訪港旅客量已達到1,600萬人次,年增1成。 

北京/快遞市場四項指數成長 服務網絡能效提升

大陸國家郵政局公布,4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為443.2,年增6.5%,其中發展規模指數、服務質量指數、發展能力指數和發展趨勢指數均穩定成長。國家郵政局表示,4月快遞市場服務網絡能效提升,在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取得積極成果。

北京/陸建置439萬個5G基地台 加快向5G-A演進升級

大陸工信部公布,截至今年3月底,已建成5G基地台439.5萬個,通信網絡加快向5G-A演進升級,全國86個城市啟動萬兆光網試點部署,中國累計建成5G虛擬專網5.8萬個,廣泛覆蓋工業、港口、能源等重點應用場域。

北京/滿足家庭用車需求 新能源車名額再增發2萬個

北京市交通委員會表示,為滿足無車家庭用車需求,今年北京市在增發4萬個新能源小客車名額的基礎上,再次增發2萬個新能源小客車名額,並於5月26日公布名單,合計今年北京小客車配額達16萬個,其中新能源小客車就有6萬個。 

日照/大陸最大木材進出口港 前四月吞吐量年增5%

山東港口日照港是中國大陸最大的木材進出口港,日照港充分發揮聯動陸海、東西互助、銜接南北的區位優勢,2024年木材吞吐量年增5.3%至1,070萬噸,吞吐量居全國第一,2025年1月至4月,木材吞吐量持續成長並年增5.5%。 

上海/兩岸青創大賽開跑 聚焦大健康、新零售等主題

兩岸具影響力的青年創業賽事「上海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大賽」啟動,聚焦大健康、新服務、新零售、文化創意、未來科技五大賽道,面向兩岸及海外招募優秀創業團隊和項目,前20強創業團隊將於9月參與創速營和總決賽。

上海/設首發消費品進口急速通道 已有14家跨國品牌申請

上海積極打造首發消費品進口極速通道,已有14家跨國品牌共2萬餘款新品申請進入白名單,上海將提供首發經濟消費品進口「快速+無損」的特殊需求,涵蓋服裝、玩具、餐具、電子電器等全品類進口首發消費品。

廈門/海峽旅遊博覽會開幕 邀請台灣業界人士參加

第20屆海峽旅遊博覽會在廈門開幕,這是目前大陸唯一面向海峽兩岸旅遊業界的品牌展會,邀請台灣旅遊交流協會、台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總會等組織的相關負責人參加,並展出觀光行程、休閒、文創、美食等領域。

寧德時代 電動 香港

延伸閱讀

香港新世界永續債 是否贖回16日成關鍵

港新冠入春後突增 4周81重症含30死 已變周期性風土病

香港家庭開心指數 連跌3年後首回升 未恢復疫前水平

香港僅存藤椅店5/20熄燈 開店43年第二代捱不住租金

相關新聞

陸私募巨頭景林資產加碼台積電、蘋果 清倉輝達

大陸私募巨頭景林資產海外子公司景林香港近期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截至2025年第1季末的美股持倉數據。截至今...

大陸3月減持189億美元美國國債 持倉規模降至第3、英升至第2

3月正值本輪美債市場動蕩前夕,美國財政部16日公布數據,中國大陸3月減持189億美元美國國債至7654億美元,為今年首次...

小米造芯十年 自研手機晶片…玄戒O1月底亮相

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透露,小米自主研發的手機單晶片(SoC)「玄戒O1」 預計5月底發布,他強調,這是小米「造芯」十年階段...

比亞迪赴匈牙利設歐洲總部

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án)和大陸電動車龍頭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宣布,比亞迪已決定在布達佩斯建立歐洲總部和研...

兩岸人物/優必選董座 站巨人肩上

優必選科技日前與華為在深圳簽署全面合作協定,華為將把AI技術結合優必選人形機器人,加速推動人形機器人從實驗室走向工業及家...

兩岸快遞/2025年港股最大上市案 寧德集資46億美元

大陸電動車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在香港招股截止認購,超額認購倍數擴至120倍,集資規模擴大至46億美元,寧德時代將香港招股價...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