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將發表自研晶片玄戒O1 陸媒:性能相當於2022年「這顆晶片」

小米自研SoC晶片玄戒O1將在5月底發表,陸媒分析,該晶片性能可能相當於高通的驍龍8 Gen2這顆2022年推出的晶片,顯示小米自研晶片距離最先進的晶片仍有三年的落差。
新浪財經報導,小米的玄戒O1採用台積電4奈米工藝(N4節點),而台積電的2奈米工藝(N2)已計畫於2025年下半年量產。從技術代差看,其工藝落後當前國際最先進水平約3-4年。CPU架構上,大概率採用ARM公版設計(如A715/A510核心組合),與高通驍龍8 Gen2類似,但核心調度策略可能側重多工與能效平衡。GPU則選用Imagination的CXT架構,性能預計接近Adreno 740,但遊戲優化或存短板。
小米晶片是否集成5G基帶存在分歧。部分分析認為其可能外掛聯發科基帶以規避專利壁壘,但亦有消息稱已實現集成,支持5G-A與Wi-Fi 7。若採用外掛方案,功耗與成本將面臨考驗,但此舉或為突破高通專利封鎖的折中策略。
搭載玄戒O1晶片的手機可能是小米15S Pro,該手機定位高端,性能預期或接近驍龍8 Gen2(2022年旗艦)。參考配置對比,其CPU多核性能可能占優(更多中核設計),但GPU與基帶集成度或弱於同期競品。首代晶片目標更偏向日常流暢而非極限性能,符合自研初期的務實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國制裁陰影下,晶片設計依賴的EDA工具、ARM架構授權及台積電代工均存在不確定性。若玄戒O1引發美方關注,小米或面臨華為式供應鏈斷供危機。
不過,玄戒O1可以視為擺脫依賴的起點,儘管性能未達頂級,玄戒標誌著小米邁出「去高通化」關鍵一步。長期看,自研晶片可優化軟硬協同,提升產品差異化競爭力。
繼華為海思後,小米加入自研陣營將進一步啟動大陸國內晶片產業鏈,推動EDA工具、IP核設計等環節的國產化進程。但晶片研發需持續數十億級資金投入,而手機市場迭代迅速。若玄戒市場反饋不佳,可能重蹈OPPO哲庫覆轍。小米需在技術沉澱與商業回報間謹慎權衡。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