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經濟放緩 中國官方:頂住壓力、穩定成長
中國國家統計局19日公布4月的經濟數據顯示,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消費增速均較上月放緩,但官方強調,在宏觀政策協同發力下,經濟頂住壓力穩定成長,延續發展趨勢。統計局還稱,美中大幅降低關稅有利於雙方貿易成長,也有利於世界經濟復甦。
今年4月,中國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增長6.1%,優於市場預期,但較上月的7.7%放緩;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率由上月的5.9%,降至5.1%。今年1到4月,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年增率較前值放緩0.2個百分點至4%,低於預期。城鎮失業率則稍回穩至5.1%,為連續兩個月下降。另,4月服務生產指數年增6%,是今年次高。
中國國家統計局發言人付凌暉解讀,整體看,4月生產需求平穩成長,就業形勢總體穩定,新動能積聚成長,經濟頂住壓力穩定成長,但也要看到外部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仍然較多,經濟持續回升好轉基礎還需進一步穩固。
付凌暉還說,下階段,國際環境依然複雜嚴峻,不穩定、不確定、難預料因素比較多,中國國內周期性、結構性矛盾交織。但他也強調,中國經濟長期好轉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持續回升具有較多有利條件,例如「兩新」「兩重」政策下內需穩步增大,新質生產力成長壯大,和外貿韌性彰顯等。
「兩新」是要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兩重」是指「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安全保障能力」的建設。
據中國海關,按美元計,4月進出口總值5352億美元,年增4.6%,出口年增8.1%,進口年減0.2%。付凌暉稱,下階段,美中大幅降低關稅,有利於雙方貿易增長,也有利於世界經濟復甦。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解讀,在4月關稅戰驟然升級背景下,中國宏觀經濟保持較強韌性,背後主要是今年逆周期調節政策發力,實施「一個上調、兩個增加」,即上調財政赤字率,增加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及增加專項債發行和使用,至於工業、消費、投資數據放緩,主要源於外部經貿環境變數加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