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又有車長被狂毆!台鐵1天3起暴力事件 酒醉旅客遭鐵警帶回

日職/台灣連線!古林6局失3分+孫易磊2局無失分 火腿延長賽吞敗

龍捲風來襲…夫妻緊抱「手臂被扯斷」 她見斷臂喊救命不知是自己的

港將引入8工種專才 年齡放寬至40歲以下 目標3年1萬人

港府擴大引才計畫,本月將增設渠道引入八個工種的指定技術專才赴港,申請門檻放寬至40歲以下,包括電工、升降機技工、海員、飛機維修及新型工業如人工智能及機械工程技術員等,並視情況適時調整。(中通社)
港府擴大引才計畫,本月將增設渠道引入八個工種的指定技術專才赴港,申請門檻放寬至40歲以下,包括電工、升降機技工、海員、飛機維修及新型工業如人工智能及機械工程技術員等,並視情況適時調整。(中通社)

香港施政報告提出優化「一般就業政策」及「輸入內地人才」計畫,新增渠道吸納技術工種專才。有消息人士透露,特區政府本月內將公布新措施,增設渠道引入八個工種的指定技術專才赴港,包括電工、升降機技工、海員、飛機維修及新型工業如人工智能及機械工程技術員等,申請年齡門檻放寬至40歲以下,並視乎情況適時調整,目標是3年輸入1萬個名額。

有電梯工會代表認為,除了透過輸入勞工外,亦要結合本地培訓和政策支持,才能確保人手穩定,期望特區政府定期與業界溝通,檢討外勞輸入數量。

文匯報報導,根據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公布的「2023年人力推算」報告,預計到2028年,本地勞動人口將微升至約356萬,但不足以填補空缺,人力缺口將擴大至18萬人,當中欠缺6萬至6.5萬熟練技術人員,占2028年整體短缺人數逾三分之一,部分高需求工種包括屋宇及機電設施維修技工、飛機維修技術員等。

據報導,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早前表示,香港4年後除欠缺熟練技工外,現有技工亦年紀偏大,中位數達50歲,四成為55歲以上,故要有新渠道吸入年輕技工,初步構想是輸入與城市運作和經濟發展有關的技工,如高端製造業技工,計畫未來3年共設一萬個配額。

香港電梯業總工會理事長黃國基表示,每年約有150名至160名機構學生通過學徒培訓晉升為「師傅」,預計新血可勉強應對每年約1000部新增電梯的保養需求。不過,工會估計15%即約900名持牌技工為60歲以上,未來五年或逐漸退出市場,故仍需補充人手。

他指出行業需結合本地培訓、外勞輸入及政策支持,才能確保人手穩定,建議政府定期與業界溝通,檢討輸入外勞數量,避免過量輸入影響行業生態。工會同時亦希望與政府合作推動更多學徒計畫,吸引年輕人投身電梯行業。

民建聯人力事務發言人、立法會議員顏汶羽表示,面對勞動力老化及缺乏新人入行,令香港部分行業長時間欠缺熟練的技術人員,影響香港發展甚至城市運作,相信引入有一定資歷及技術能力的人才可解香港燃眉之急。

他建議個別須考取香港牌照的工種,若來港專才在限期內未能成功考牌兩次,就需要退出計畫。同時,特區政府應協助培訓更多本地新血,包括推動業界改善本地工人待遇,以吸引新人入行。

香港 經濟發展 人力

延伸閱讀

坐電車、登張保仔號…木村光希代言香港 盛讚如電影迷人

美國資本助力寧德時代香港上市 挨轟危及國安

內地女遊港狠批5缺點「對香港去魅了」 但這1點讓她稱讚

麗星郵輪領航星號重返香港母港 6至11月前往台、日

相關新聞

小米自研晶片要對標蘋果 五年投資2,000億研發

小米22日晚間舉行15周年戰略新品發表會,推出多款新品,包括手機SoC晶片小米玄戒O1、小米15SPro、小米平板7Ul...

歐盟啟動反傾銷調查 陸輪胎行業恐臨重大打擊

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因應業界投訴,宣布對從大陸進口的乘用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啟動反傾銷調查,...

減輕房市壓力 大陸各地加速收購閒置土地

中國正加速收購已標售但未開發的閒置土地,減少房地產行業壓力,也為房企挹注資金。截至20日,各地收購數量接近3000筆,總...

美媒:中國多地爆發討薪潮 涵蓋教師、醫護等

美國自由亞洲電台報導,過去多日中國多地爆發集體討薪事件,涵蓋建築工人、教師、環境衛生清潔工人與醫護人員,反映出地方財政緊...

聯想集團發布2024/25財年業績 全年收入增長逾2成

聯想集團22日發布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2024/25財年全年及第4季度業績,全年收入增長21.5%達690億美元,...

陸液化天然氣進口量「罕見下降」 竟因出口導向製造業需求減少

大陸是全球最大LNG(液化天然氣)進口國,但受到中美關稅戰衝擊,今年以來罕見出現進口量下降的現象。分析認為,大陸天然氣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