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將引入8工種專才 年齡放寬至40歲以下 目標3年1萬人

香港施政報告提出優化「一般就業政策」及「輸入內地人才」計畫,新增渠道吸納技術工種專才。有消息人士透露,特區政府本月內將公布新措施,增設渠道引入八個工種的指定技術專才赴港,包括電工、升降機技工、海員、飛機維修及新型工業如人工智能及機械工程技術員等,申請年齡門檻放寬至40歲以下,並視乎情況適時調整,目標是3年輸入1萬個名額。
有電梯工會代表認為,除了透過輸入勞工外,亦要結合本地培訓和政策支持,才能確保人手穩定,期望特區政府定期與業界溝通,檢討外勞輸入數量。
文匯報報導,根據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公布的「2023年人力推算」報告,預計到2028年,本地勞動人口將微升至約356萬,但不足以填補空缺,人力缺口將擴大至18萬人,當中欠缺6萬至6.5萬熟練技術人員,占2028年整體短缺人數逾三分之一,部分高需求工種包括屋宇及機電設施維修技工、飛機維修技術員等。
據報導,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早前表示,香港4年後除欠缺熟練技工外,現有技工亦年紀偏大,中位數達50歲,四成為55歲以上,故要有新渠道吸入年輕技工,初步構想是輸入與城市運作和經濟發展有關的技工,如高端製造業技工,計畫未來3年共設一萬個配額。
香港電梯業總工會理事長黃國基表示,每年約有150名至160名機構學生通過學徒培訓晉升為「師傅」,預計新血可勉強應對每年約1000部新增電梯的保養需求。不過,工會估計15%即約900名持牌技工為60歲以上,未來五年或逐漸退出市場,故仍需補充人手。
他指出行業需結合本地培訓、外勞輸入及政策支持,才能確保人手穩定,建議政府定期與業界溝通,檢討輸入外勞數量,避免過量輸入影響行業生態。工會同時亦希望與政府合作推動更多學徒計畫,吸引年輕人投身電梯行業。
民建聯人力事務發言人、立法會議員顏汶羽表示,面對勞動力老化及缺乏新人入行,令香港部分行業長時間欠缺熟練的技術人員,影響香港發展甚至城市運作,相信引入有一定資歷及技術能力的人才可解香港燃眉之急。
他建議個別須考取香港牌照的工種,若來港專才在限期內未能成功考牌兩次,就需要退出計畫。同時,特區政府應協助培訓更多本地新血,包括推動業界改善本地工人待遇,以吸引新人入行。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