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液化天然氣進口量「罕見下降」 竟因出口導向製造業需求減少

大陸是全球最大LNG(液化天然氣)進口國,但受到中美關稅戰衝擊,今年以來罕見出現進口量下降的現象。分析認為,大陸天然氣需求的增長仍與GDP高度相關,且以出口貿易為主的製造企業用氣需求仍受抑制。
財新網報導,2024年LNG進口量增速約8%,但2025年以來進口量明顯減少,冬季天氣大幅變暖、LNG庫存水平高企,以及LNG成本過高等多種因素,都抑制了LNG需求。
中石油國際公司全球LNG業務負責人張耀宇,19日在新加坡能源市場管理局主辦的「構建亞洲韌性能源未來」活動上表示,目前大陸LNG進口弱於預期,2025年以來下滑約21%。
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數據顯示,2025年第1季度大陸LNG進口量降幅為歷史同期最大,降幅超過20%,減少近500萬噸。BNEF分析,綜觀2025年全年,大陸LNG進口仍將出現罕見下降。
與上一季度相比也呈現下降趨勢,第三方大宗商品提供商卓創資訊統計,2025年1季度,大陸LNG進口船期到港量共計226艘,合計1554.5萬噸,與2024年4季度相比,減少78艘、487.5萬噸,卸載總量降幅約23%。該機構預估,大陸2025年LNG進口量下降約10.4%,達到6,877萬噸。
張耀宇表示,整體來看,大陸天然氣需求的增長仍與GDP高度相關。大陸天然氣需求增長,主要由工業用氣與城市燃氣驅動,預計今年下半年,大陸LNG需求會有所回升,但也需要關注中美關稅能否實現軟著陸。另外,2024年夏季大陸經歷高溫天氣,帶動天然氣發電需求增長,2025年如果再出現類似情況,可能對市場需求形成支撐。
大宗商品提供商金聯創分析,進入5月,LNG市場消費呈窄幅下滑趨勢。雖然大陸南方地區氣溫升高,水電供應不足的情況,天然氣調峰發電需求有所提升,但下游部分、以出口貿易為主的製造企業,用氣需求仍受抑制。
外媒3月報導,由於大陸對美國LNG運輸徵收15%的關稅,大陸已逾40天沒從美國進口LNG,是過去2年以來最長的一次中斷期。
此後傳出,大陸天然氣營運商「華潤燃氣」與澳洲伍德賽德能源集團(Woodside Energy)簽署為期15年的LNG採購協議;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國有石油企業阿布達比國家石油公司(ADNOC),也在4月與大陸最大民營能源企業「新奧能源」簽署為期15年的LNG購銷協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