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大陸救經濟 宜鬆手減少干預
陷入通縮危機的中國大陸經濟尚未好轉。中共官方最新經濟數據顯示消費持續疲軟,去年1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微升0.1%,為九個月低點;去年全年CPI年增0.2%,同期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降2.3%,為連續第27個月下降。《華爾街日報》指出,2024年CPI只微幅上漲0.2%,持續面臨通膨下降壓力,這一壓力打擊了企業信心,且令決策者感到不安。
北京當局已宣示擴大財政支出,提振內需,但連續27個月負成長的生產者物價指數,代表製造業出廠價格持續走跌,反映未來六個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恐也無力回升。這勢必加劇通縮危機,因為消費者陷入預期價格走跌而縮減消費的惡性循環中,不利內需的提振。
去年9月以來,中國政府已從專注於供給驅動轉向增加需求側管理。近期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更是把提振消費列為2025年工作首位。近期以來,市場的信心雖略有恢復,股票市場反彈,但房地產崩跌趨勢未見緩解,面對持續下行壓力,需求側的管理能否重啟經濟正向循環?
未來形勢發展難以樂觀。主要癥結在政府對經濟的微觀干預無所不在,無論是供給驅動還是需求刺激的經濟模式,都不利於扭轉經濟螺旋下行頹勢。經濟循環的正向運轉既需要需求引導供給,也需要供給創造需求,基本前提是充分市場化,讓市場發揮調節作用。
然而,近十年來,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屢遭干預,看得見的手對經濟反覆折騰,對經濟信心與市場機制造成傷害。
從宏觀來看,由於強有力政府介入經濟活動過深,讓資源無法靈活流動,甚至出現錯配,由於資源再配置機能不靈,已使供給無法有效創造需求,而經濟循環也無法通過擴大供給而轉入良性循環正軌。
目前產能過剩明顯,但需求不足,政策雖做出一些調整,比如提高城鄉居民養老金和醫保補助以及要求換新等措施,有利於激發消費,但大量政策仍然延續了政府對於微觀市場的干預,於引導資源有效配置、重啟經濟循環的效果十分有限。
中共政府雖然對某些領域的消費給予直接補貼,短期內固然提振了相關需求,但需求是否就能引導供給,卻不無疑問。因為這種需求並非居民的內需求,未必有可持續性,故而經濟循環也難以啟動,政府對於經濟的刺激效果終究難以持續。
中國大陸以及國外許多經濟學家認為,除了高階晶片等少數牽扯國家安全的領域,政府干預市場的措施應該大幅縮減和退出。當前最需要的是政府更尊重經濟運行的客觀規律,還給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讓市場機制從需求和供給兩側同步發力,才能有助於推動中國大陸經濟新循環的重啟。
目前大陸政府希望在兼顧經濟、社會、財政、金融穩定的統籌考慮下,推出財政、貨幣、金融、產業的「超常規」調節政策,逐步突破既有路徑的依賴。這是經濟脫困的必由之路,但需要更大氣魄、更大手筆去激發市場機能才能見效。尤其面對川普重回執政後外部壓力增強,逆全球化、地緣衝突等不確定性同步上升,而全球總需求及金融穩定波動性升高,更需要政府思路改弦更張,突破干預過深的窠臼,採取更多放手民營企業自由發揮的政策,才有可能修補傷痕累累的舊船,同時應對新颶風的侵擾。
有「改革先鋒」的中國大陸已故經濟學家厲以寧曾有詩句「從來黃老無為治,疏導順情國自安」,意思是要政府不斷改革,減少干預,讓「看不見的手」調節經濟。這話值得中共當局深思;唯有鬆開干預的手,讓市場發揮更大的主導與調配作用,才可能挽救當前的經濟困局。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