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風機葉片屍橫遍野,預告綠能垃圾災難
賴清德總統在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宣布具有企圖心的國家減碳新目標,並且三次氣候對策會議三度強調要「誠實面對問題、務實提出對策、踏實解決問題」。但對比同一天被揭露,在高美濕地旁屍橫遍野的風機葉片墳場,正好反映了民進黨推動綠能不敢面對問題、不能提出對策、不願解決問題的心態;總統期許台灣成為世界的模範,只不過把問題丟給後人罷了。
台灣推動陸域風機長達廿四年,最早的風機位於澎湖縣中屯村,二○○一年商轉,去年八月六日通過環評審查,預計今年四月就將除役,然而這八支風機、廿四支龐大的葉片汰換下來應如何處理,官方卻束手無策,僅能在環評承諾寫入「將視除役當時已商業化之回收技術,以不掩埋方式處理。」
但這只是風機垃圾的開始,繼中屯風機之後,各地陸續退役的風機都會變成燙手山芋。面對即將到來的風機葉片垃圾危機,台電再生能源處處長蔡英聖坦言回收再利用還不成熟、成本高也不具經濟效益,近來已委託業者測試,且有一定成效。環境部長彭啓明則稱,國外已能製造可以全回收的葉片;國內直到二○四六年才會達到龐大量體,相信屆時循環再利用的技術一定會起來。
這些官方說法如果不是糊弄,就是鴕鳥。台電委託國產業者天力公司,由台電提供廢棄葉片、天力委託廠商在桃園打造低溫裂解爐,看似已有成果,其實工廠登記、處理許可都還未取得,光是試運轉就需耗時一、兩年。彭啓明稱國外研發出可全回收葉片,但他沒說的是,國內未來十年就將有九百支廢棄葉片,至今找不到最終處置方式。
廿年前風機剛起步時,政府將葉片廢棄處置技術交給未來;如今廿年到了,仍舊是政府不願面對的真相。究竟技術有多困難?實際上,由玻璃纖維與樹脂組成的葉片廢棄物處理並非新技術,主要是量體太大、不具經濟效益,關鍵在於既然綠能是國家重要政策,政府應務實面對,將「搖籃到搖籃」的全生命周期透明化,攤開效益、碳排與風險。
反觀主管機關經濟部能源署與台灣電力公司,對外聲稱過往拆卸的八支葉片「存放」於台中港並婉拒採訪,直到空拍照一翻兩瞪眼證明風機殘骸四散在台中港務分公司,兩機關任由公有土地成為大型棄置場長達十年,甚至在台中市環保局稽查風機破裂、葉片飄散地面,且台電未送廢棄物清理計畫書時,台電仍堅稱爬滿藤蔓且四散的葉片是「暫置」,並非「棄置」。
是誰給了台電這麼大的底氣?無論是中南部曾遍地的光電墳場,或如今的風機葉片墳場,主管機關漠視的背後,是執政者對於推動綠能長期慣性報喜不報憂、掩人耳目;明明行政院淨零碳排十二項關鍵戰略,就包含風機葉片循環再利用,本應跨部會協調的風電廢棄物處理,卻欠缺國家級的重視,如今各單位乾等環境部修訂資源循環促進法,但如何回收、如何監管、落實生產者責任,至今都仍只聞樓梯響。
廢棄葉片可能帶來的成本與代價都將反映在能源效益,賴總統深知能源是減碳的核心,並要求加速各項再生能源發展,但面對大量廢棄物無處去卻選擇性失憶,放任層層單位怠惰而如此「暫置」葉片。如果陸域風機廿年過去都沒能找到終極處理方式,甚至連安全存放管理都做不到,面對同樣需要技術量產克服的上千噸的海量太陽能板,若繼續鴕鳥心態將燙手山芋丟給下一代,綠能垃圾將是人們生活中無法想像的災難。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