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川普關稅政策 意在吸引投資
美國總統的施政,首先反映的是國內選民的需求,自從2016年以來,無論是川普的第一任,或是拜登,乃至川普的第二任,勝負關鍵都在中西部關鍵州,而勝選者的政策莫不呼應美國鐵鏽帶嚴重的失業問題,雖然川普與拜登手段不同,但目標都是一樣:讓美國重新成為工業生產的大國,國內充分就業。
拜登用的手段是胡蘿蔔,以補助的方式,誘使外國投資,無論是晶片法或通膨抑制法,都對外國投資慷慨補助,過去五年,外國直接投資已經從970億美元,增加到去年的2,300億美元,足足增加了137%。
川普則是手持關稅巨棍,逼著企業不得不到最大的市場美國來投資設廠,否則加上關稅後,成本太高,將會失去市場,川普對「棍子勝過胡蘿蔔」很是得意,說自己無須花錢補貼,願意投資美國的,能增加國內工作機會,不願投資只有付關稅,則可以增加國庫收入。
各大跨國企業紛紛趕在4月2日的關稅大限之前,極力避免關稅及貿易戰帶來的衝擊;川普剛就任,軟銀的孫正義,就連袂與OpenAI、甲骨文,在白宮與川普共同宣布了名為「星際之門」(Stargate)的AI開發計畫,總資本達到450億美元,在美國各地建設數據中心,並附設用來滿足其電力需求的發電設施。
孫正義前例一開,大家紛紛跟進,日本首相石破茂2月在白宮高峰會上,承諾對美投資提高到1兆美元,包括汽車巨頭赴美設廠,以及擴大採購能源和科技產品;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與川普共同宣布的1,000億美元追加投資計畫;現代汽車集團會長鄭義宣在白宮宣布追加投資210億美元,擴大汽車生產線,並建造全新鋼鐵廠。
如今面臨關稅的威脅與壓力,全世界的企業都在考慮,要不要學台積電與現代汽車的例子,趕快也到美國投資,但不是每個企業都有這個奢侈的選擇。
首先,對於那些超大企業的上下游業者,因為屬於同一供應鏈,已經鎖定,所以只好隨著台積電或現代走,沒得選擇。
其次,也不是每個企業都會轉移到美國生產,以避開關稅,大部分的企業都還在觀望,並相信大部分關稅可以轉嫁到售價上,也許市場會縮小,但貨品仍然可以賣到美國去。
企業還有的考慮是,比誰的氣長,川普只有四年,下一任總統可能會降低關稅,忍一忍,或者是找尋其他替代市場,也許可以度過這四年;況且建廠是幾年的過程,也許等投資下去,廠也建了,四年政策又變了。
不在美國生產,就要多付關稅,這就涉及是企業要負擔,還是轉嫁消費者?一般是各自負擔部分,這當然就對售價有影響,但川普說,他「根本不在乎」進口車是否會因此漲價,因為這樣人們就會開始購買美國汽車。
即使在美國生產,川普的普遍關稅,勢必將造成物價的波動,倒過來影響人民的購買力;現在有多大的負面效果,眾說紛紜。
不過川普政府官員口徑一致,都說大家要忍耐暫時性的調整,而且川普可以把責任推給聯準會,認為是貨幣政策的問題。
目前聯準會嚴陣以待,原本今年預定通膨已經遏止住,可以逐步降息,現在看起來情勢險峻,未能輕易降息,但是經濟緊縮的危險又將興起,讓聯準會現在瞻前顧後,謹慎因應。
美國製造業占國內生產毛額的19.8%,服務業才是大宗,占到67.8%,美國要恢復成上個世紀的工業生產大國,是不可能的,美國的製造成本高昂,工人的生產力遜於其他國家,這都是不爭的事實,川普想藉關稅政策,倒逼世界各國到美國投資,是扭曲資源的最佳配置,即使消費者暫時願意以昂貴價格,享受低水準的貨品,長久下來,不可能持續的。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