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地熱電廠進駐部落私有地 開發不需諮商同意 風險由原民承擔

聯合報社論/中共是利箭又是擋箭牌,賴清德的痞子邏輯

廿萬民眾走上凱道「反綠共,戰獨裁」,賴清德總統回應:「戰獨裁應該去天安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廿萬民眾走上凱道「反綠共,戰獨裁」,賴清德總統回應:「戰獨裁應該去天安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廿萬民眾走上凱道「反綠共,戰獨裁」,賴清德總統卻冷冷回應:「戰獨裁應該去天安門!」這種無視民意的態度,令人厭憎。更可怕的,則是他隨手拿中共當護身符,心態醜陋。賴政府近期頻頻抓陸配、查戶口,反對黨則被當成「中共同路人」,這是把中共當成「箭」來發射。沒想到當民眾站上街頭抗議,賴清德竟一轉身,又把中共當成自己專制統治的「擋箭牌」。

先把中共當「敵人」召喚反中仇恨,又把他們當成「利箭」射向在野黨,最後還把他們當成「擋箭牌」來抵擋台灣民眾的不滿。賴清德這種神邏輯,簡直把中共當成「萬靈丹」,治自己所有執政病痛。得力於政治咒術之神效,民進黨把反中牌打得虎虎生風,各種執政的無能與難堪都能任意帶過。然而,並非所有民眾都如此痴騃,賴清德叫凱道民眾去「天安門」抗議時,他立即暴露了自己民主素養的下限。

一個民主國家的總統,卻叫反對群眾去向另一個政權抗議,這到底是什麼痞子邏輯,虧賴清德說得出口。難道,只因為對岸有個專制政權,台灣元首就擁有「免於被監督」的特權?若果真如此,台灣還配稱為民主國家嗎?以賴清德的邏輯,只要三連任的習近平還在位,他自己再怎麼擅權踰法都無所謂,都不比對岸差。請問,台灣的民主,何時竟只能用對岸的專制當成「參考點」了?再說,賴清德不知道自己的專擅霸道,也和中共一樣,屬於同一等級了嗎?

和前總統蔡英文不同,賴清德僅獲得四成選票支持;連同民進黨在立法院退居第二大黨,這表示他必須更謙卑地執政,更耐心傾聽人民的聲音。然而,自詡「八字很重」的賴清德,卻要憑藉「少數民意」,當絕對的總統。因此,他不僅用一連串的覆議、釋憲來壓制在野黨的決議,更發動違反民主常情的「大罷免」意圖改變現狀,更不當利用司法四處壓制可能威脅他的力量。事實上,中華民國的憲政制衡,五院之中僅剩立法院還勉強撐住,其餘四院皆變成賴清德的鷹犬及東廠。至此,他的「獨裁」還需要多作爭辯嗎?

賴清德叫凱道民眾「去天安門示威」,與其說是失言,倒不如說是他的民主觀從來不是有根的價值信念,才會如此冷血狂妄。他不像民進黨第一代對抗過威權的前輩那麼具有熱情和理想,也不像美麗島辯護律師世代那麼關注法理平衡,賴清德更專注於自己「台獨金孫」的名號,並持續利用這個名號來欺壓民眾、在野黨乃至綠營同志。

二○一五年初,賴清德擔任台南市長時,即曾以議長李全教涉及議長賄選案為由,在司法未法辦前,拒絕進入議會長達二四六天。他因創下地方自治史上「官員集體不進議會」之惡例,遭到監察院彈劾。十年之後他身為總統,更故技重施,以覆議、釋憲手段癱瘓立法院的法案和決議,更推動大罷免要徹底將國會洗牌。這就是「賴式民主」:當市長時,以一人壓倒整個議會;當總統時,則以一人拉垮國會乃至整個憲政。

簡言之,賴清德擁有絕對自我中心的人格,利用扭曲的政治論調破壞體制,你看不出他心中的民主堅持。雖然只是個四成民意的總統,他踐踏國會、濫用司法,毫無顧忌;當他向凱道民眾說出「去天安門抗議」時,他眼裡除了敵人,恐怕也沒有人民了。當一個民選總統拒絕面對民意時,人民還需要對他保持敬意嗎?最錯亂的是,當他忽而把中共當成箭,忽而當成自己擋箭牌;這種人,會有真誠的民主信念嗎?

季青漫畫
季青漫畫

社論

延伸閱讀

賴清德嗆「去天安門抗議」王偉忠:不合理到極點

卓冠廷曝賴清德下軍令 罷藍委35席二階都要過

喊話林俊憲?陳亭妃搬賴清德名言 應團結向前而非內耗

影/朱立倫啟動罷免總統賴清德 盧秀燕笑著連說兩次這4字

相關新聞

聯合報社論/中共是利箭又是擋箭牌,賴清德的痞子邏輯

廿萬民眾走上凱道「反綠共,戰獨裁」,賴清德總統卻冷冷回應:「戰獨裁應該去天安門!」這種無視民意的態度,令人厭憎。更可怕的...

聯合報黑白集/台電竟成弱勢族群?

為因應「川普關稅」,行政院加碼推出四千一百億元的特別條例,遭質疑胡亂灌水。爭議最大的,莫過於台電原被刪除的一千億元撥補又...

經濟日報社論/台灣如何掌握科技業重塑契機

從川普政府近期針對中國進行的一系列出口管制措施、到對歐洲和亞洲的各種關稅施壓,全球科技業正面臨一波新的不確定性與變動,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