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縱論/喧嚷浮誇 川普是更醜陋的美國人

一九五八年一本由兩位前海軍軍官博蒂克及雷德勒創作的政治小說《醜陋的美國人》,一出版就受到關注。該書描述美國在東南亞一個杜撰國家「薩爾漢」的外交挫敗。此書問世後轟動一時,對美國政治和外交具有相當影響力。當時擔任聯邦參議員的約翰.甘迺迪非常欣賞這本著作,特地購買此書送給參議院的每位同仁,提醒他們美國在東南亞地區的外交失敗,源於對當地語言、風俗、文化等的無知,如能夠從此書汲取教訓,將有助於未來的外交經營。
儘管這本書的書名是《醜陋的美國人》,但兩位作者原先是形容該書主角之一、工程師出身的艾金斯,因長滿老繭及被油漬弄黑的雙手,讓自己感覺像是一位骯髒的美國人。但這位工程師事實上和書中許多花時間融入東南亞文化、操當地語言、真正接地氣、同時受到本地人尊敬的美國人,包括一位養雞專家、一位牛乳推動者、一位天主教的神父、幾位東南亞國家政治人物信任的外交官及武官一樣。對比之下,許多美國派駐在當地不具外語能力的大使及館員,不僅吃喝美軍福利社提供的國內產品,所有的社交也都環繞在本身及國際外交人員的小圈圈內,他們根本看不起當地人,對其文化也相當不屑,這些才是真正醜陋的美國人。
本書提到這類醜陋美國人的特徵,就是書中形容的喧嚷及浮誇。個人仍記得年輕時讀到本書,就曾對美國人有類似的刻板印象。我讀的大學是教會學校,有許多來自德國的神職人員,也有部分美國的教師,當時就感受到德國人較為內斂保守,美國人則較為樂觀開放,但也能感受到後者少誠懇、輕承諾的個性,但還不是目前川普所展現的醜陋。
川普想要將加拿大納入美國的想法,包括他自以為是的傲慢心態,讓醜陋美國人的特質擴大到狂妄、囂張、以及無知,因為多數加拿大人完全沒有「美國夢」。另外,在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造訪白宮時,川普在媒體現場轉播中,提到前者已經沒有牌,應接受美國的提議時,他完全無視基本國際外交禮儀,感覺就像幫派老大。當川普提高各國關稅,迫使各國爭先恐後地要和美國進行談判,他可以很有風度地在達到目標後,展開與這些國家的對話,但川普仍不忘自我感覺良好,宣稱大家排隊要「舔川、舔美」,不僅貶抑願意向美國輸誠的外國領導人,也留下川普的毒舌及嘴貧的惡劣印象。
個人在美國讀書及教書十多年,自認對這個國家多少有所了解。德州、印第安納及阿拉斯加是我所熟悉的三州,儘管許多人都認為這幾個紅州有許多具種族主義色彩的「紅頸」白人,但至少在卅年前,他們還是對外國學生或外國人保持禮貌性的友善,在印州我曾親身體會所謂的「中西部友善」。然而,在川普帶頭做出種族歧視的談話及推動校園的思想審查後,包括范斯副總統在內,不少美國人毫無掩飾展露出類似的輕蔑態度,及對美國以外世界的無知。
哈佛大學教授奈伊過去倡議美國的軟實力,強調美國的霸權地位不僅來自軍事或是經濟力量,更重要的是它所代表的價值。比醜陋美國人更醜陋的川普,已讓美國的領導價值蕩然無存。我們若不展現一些強硬態度,仍以美國馬首是瞻,不僅在任何談判中都會被其予取予求,委曲求全後還得承受嘲諷及羞辱,我們必須如此作踐自己嗎?這難道也是台灣價值嗎?
(作者為政大國關中心兼任研究員)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