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治仁/追求正義是永恆的主題

盛治仁
盛治仁

最近看了「林肯的兩難」紀錄片,這部片未把林肯神化成天生偉大的政治領袖,而是做為一個有先天想法和限制的人,如何不斷改變演進,最終完成了統一國家和解放黑奴等不朽事功,讓觀眾能夠多面向的看待林肯,也深思民主政治的發展與危機。

林肯並非一開始就明確主張廢除奴隸制度。他最初的立場只是反對把該制度擴張到新的領土,但在已實施的地區則維持現狀,試圖在維護聯邦統一和個人道德價值上找到平衡點。

隨著戰爭的爆發,黑奴大量逃往北方並加入聯邦軍隊、表現英勇。這不僅增強了聯邦戰力,也讓林肯政府必須進一步面對奴隸問題。黑人軍隊同工能否同酬?黑人被俘時不被當作戰犯而是逃走後重新捕獲的財產,因而遭受不人道的對待,更是林肯心中的痛。

林肯逐漸意識到戰爭如果無道德使命,就只剩殺伐,因此逐漸轉向明確支持解放奴隸。他明知會引發南方更強烈的反彈,還是決定發表解放宣言。他內心深處對奴隸制的厭惡和人人平等的信念,引導他做出了堅持道德立場和歷史意義的決策。

作為一位政治家,他需要考慮到國家統一和選民意願等多方面因素,這使得他在推動廢奴的過程中不得不採取謹慎和漸進的方式,每天都面臨兩難的抉擇。這種人性的展現,使這位偉大的總統更加貼近人心。

林肯連任後推動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正式廢除奴隸制度,在第二次就職演說裡,傳達不冤冤相報,而是以仁愛對待敵人的理念。「對任何人都不懷惡意,對所有人都懷有仁愛」、「盡一切可能,在我們之間以及與所有國家之間,締造和維護公正而持久的和平」。

看完這四集的紀錄片有很深的感觸。偉大的領導者並非天生偉大,而是在不斷地面對挑戰、吸取經驗和調整策略的過程中成長的。他最初的立場可能帶有時代的局限性,但能夠隨著形勢的發展和對道德原則的更深理解,不斷調整自己的政策信念及作法。

信念,也就是「WHY」是號召凝聚力量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改變歷史最大的驅動力。林肯的奮鬥給我最大的感動就是有權力的人發自內心地去關懷什麼都沒有的人。而現實世界的對照組往往是有權力的人眼中只看到如何行使及維護權力,而忘記了最初的信念。

民主政治的發展並非線性單向的,自由民主會因為人們的堅持努力而逐漸進步,也可能因為權力的濫用而倒退,不分古今中外皆然。

最近哈佛大學選擇艱難的一條路,即使可能損失七百多億的聯邦補助和免稅資格,在數所大學都選擇妥協之際,還是拒絕接受川普政府的行政指導,展現了大學的脊梁和知識分子的風骨。

能做出這些決定的關鍵因素就是看長或看短。短期損失很痛,但長期的歷史評價終將還其公道。民主自由和公平正義的發展方向,是每一個人共同影響決定的。

現今掌權者的決定和無權者的回應,都將寫下未來自己的歷史故事,豈可不慎?豈可短視?

歷史人物是複雜的,社會進步是曲折的,而對正義的追求,是永恆的主題。

(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著有《領導自己的人生》)

奴隸 戰爭 權力

延伸閱讀

三清紀錄片明桃園首映 蘇俊賓:發揚台灣信仰文化之美

行政凌駕司法?民主黨議員要求調查逮捕法官案

美國法官遭FBI逮捕 被控助人躲避移民官員捉拿

俄羅斯導演拍紀錄片 控訴俄「愛國教育」洗腦兒童

相關新聞

魏國彥/「敵人就在本能寺」

日本戰國時代天正十年(公元一五八二年),著名武將織田信長,為了攻擊控制日本「中國地方」的毛利氏,命令的他的家臣明智光秀帶...

盛治仁/追求正義是永恆的主題

最近看了「林肯的兩難」紀錄片,這部片未把林肯神化成天生偉大的政治領袖,而是做為一個有先天想法和限制的人,如何不斷改變演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