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承泰/守護民主的八二三

大罷免喧鬧了數月,七二六那天宣告廿五比○大失敗。那晚六時半,票還沒全部開完,電視轉播民進黨秘書長對選舉結果的發言。聽其內容觀其態度,筆者訝異,民進黨怎麼把自己變成推動大罷免的主角,不是公民團體嗎?

奇怪的事不只這樁,這次罷免對象不是一兩位,而是一堆在野黨立委,就像撒網捕魚,無差別捕撈,能拉下幾個就賺幾個!這不就是要翻桌,要不然就是試圖剝奪立法院制衡力量,這豈是公民團體能扮演的角色?使得大罷免缺乏正當性,不論誰是真正的推動者,都會愈描愈黑!

果然,為了合理化大罷免,只好再拿出抹紅的老哽,拿在野黨刪除預算會傷及人民權益來製造話題等。由於選區人民水平高,這個策略顯然失色。

此外,在街頭、市場等公共場合做宣傳,還有在連署站那些所謂的志工,也引起相當多民眾的反感。他們的組織化,不論是宣傳背心、傳單或順口溜,都會讓人質疑背後的金與權;甚至有路人受到干擾,質問這些年輕人要當志工,就應該去當環保志工,而不是搖旗吶喊的幟工!

尤其當國際紛爭升溫,戰火從烏克蘭燒到了中東,泰柬邊界也竄出狼煙;更不用說,政府汲汲營營於大罷免之際,面對貿易關稅大戰,似乎只能等候川普的大赦免?而南部泡水中的災民期盼政府的援手,卻被澆了冷水。這段期間,有權位者不重正業又未能維護國家尊嚴,會激發出理性的選民。

如果異位來思考:倘若主政者是國民黨,民進黨完封了大罷免,是否會乘勝追擊,立即著手來罷免執政黨立委?成功後,下一步會來罷免誰呢?這難道就是民主的淬鍊再淬鍊?

對岸看到大罷免如火如荼在進行,想必竊笑西方民主的可操弄性,看到大失敗之後,可能又驚覺到民意在民主制度中的力量!這是最壞也是最好的示範!

筆者幼年經歷過八二三砲戰,一直希望那是台海最後一戰。在那場砲戰中金門地區吞下四十餘萬發中共的砲彈,砲戰之後尚有長達廿一年的單打雙不打,粗估也有五十萬發砲彈(多為宣傳彈);而台灣本島上尚未出現來自對岸的砲彈,有的是每年約兩兆新台幣的銀彈。那些傷人毀屋的砲彈,如今已被淬鍊成廚房用的菜刀;就像街頭飛舞鬥狠的棍棒,也可以轉化為球場上奮力一擊的全壘打!經歷過戰爭更能體會和平的珍貴,了解每一個生命個體不是為政治人物而活,而追求和平不只是歷史教訓,更是人類的基本價值!

六十七年前打贏了八二三砲戰,台灣地區得以休養生息並持續發展經濟,政治也逐步走向民主,這是多少前人努力的結果啊!當然,我們不能只顧緬懷過去,更應展望未來。當大家對未來有不同想法時,執政者就應建構對話平台傾聽民意,並拿出政績來說服選民;因為民主的本質就是多元與包容,而不能視異己為破壞團結的雜質。

七二六那晚,在野黨主席與幾位地方首長,在開票後的發言中釋出善意,雖提振了士氣擋住了惡罷,並沒有任何新斬獲的喜悅,除了回歸在野責任監督政府,還要繼續面對即將來的八二三。六十七年前的八二三守護了台灣地區安全,這次八二三,是守護民主制衡的力量,是遏止政客扭曲民主的一仗!(作者為台大退休教授)

延伸閱讀

成大教授自稱「亦師亦友」挺罷免 游顥辦打臉:無交情

柯文哲撤告鍾小平 新北藍議員:鍾不該成藍白並肩絆腳石

影/停止大罷免說法遭圍剿 王世堅:該說的話還是要說

竹縣罷免戰開打!藍白街頭挺林思銘 綠營偕罷團催票拚下架

相關新聞

AI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我在工作上愈來愈常使用AI,從探索靈感、搜尋資料、討論方案優劣、到翻譯並審視合約文件等,都得到許多助益。隨著時間的累積,...

廖達琪/民眾黨能逃脫「寡頭鐵律」嗎

民眾黨近日舉行全代會,會中未經討論,由黨主席黃國昌表明信守承諾,黨代表鼓掌通過維持不分區立委的兩年條款。這個制度設計,立...

廖元豪/勿陷大法官於不義

由於賴清德總統接連兩次提名的大法官人選,都無法得到立法院的同意;「不足額」的憲法法庭,有大半年未能做成實體判決。憲法法庭...

葉匡時/「我恨故我在」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教授馬克.埃德蒙森近日在紐約時報用「我恨故我在」這題目發表了一篇專文,此題目修改自十七世紀知名哲學家笛卡...

余淑美/為什麼不能犧牲稻米產業?

目前台美對等關稅談判,關於是否開放美國稻米進口,是個懸而未決、但是令眾多國人關心的重要議題。

馬凱/走在鋼索上的台灣經濟

在絕大部分貿易國的對等關稅俱已底定之後,台灣於八月一日最後期限迎來了令人不滿的偏高稅率,廿%。儘管賴總統強調,這只是「暫...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