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虎現蹤雲林頻率暴增31筆 林保分署展開「護虎」行動

雲林1988年出現石虎蹤跡,但到2020年調查紀錄只有1筆,直到近兩年數量遽增,到今年激增到31筆,其中以古坑和林內為多,尤其林內鄉多達28筆,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將畫設保育軸帶,並透過國土綠網平台,連結政府、鄉公所、水利署、社區將協力保育這項瀕絕動物。
雲林縣於1988年被保育人士首次記錄到出現石虎蹤跡,期間出現的頻率並不高,直到近兩年現蹤頻率逐年攀升,尤其在林內鄉,石虎族群的紀錄更是大幅增加,為掌握相關生態訊息,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攜手屏東科大及林內鄉坪頂社區發展協會開始推動生物資源調查工作。
根據調查發現,從2019年起石虎出現在林內鄉及古坑鄉的紀錄數量逐年增加,到2020年僅有1筆紀錄,但到了2024年累計暴增至28筆,顯示出石虎在該地區的活動範圍已在擴大中。到上月間雲林共達到31筆石虎紀錄,其中3筆在古坑鄉,28筆林內鄉,面對逐年增長趨勢。維護石虎生態棲地已迫在眉睫。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長李政賢表示,石虎是公告的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目前主要分布於苗栗、台中、南投等地,新竹、彰化、嘉義和台南等地出現零星紀錄,雲林位處中部與南部石虎棲地串接的重要節點,保育工作更顯重要。
李政賢說,林內及古坑位於濁水溪流域及斗六丘陵淺山農地的保育軸帶,據調查擁有石虎、八色鳥、紫斑蝶、穿山甲、諸羅樹蛙與食蛇龜等多樣化的物種。其中也包含豐富的林業和農業資源,構成了典型的里山地景,彌足珍貴。
為確保石虎族群能在保育軸帶區繁衍生息,將透過國土綠網平台連結鄉公所、水利署、社區等及相關公私協力單位,加強保育並設置紅外線相機進行監測,進一步保護石虎及其他物種的生存環境,讓生物多樣性保育得以永續。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