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陳曉東自刪差評!驚訝反應這麼大 改口稱讚GD「Good Performer」

2/3個台灣都下雨!16縣市大雨特報 恐一路下到晚上

火煙不斷竄出!新北三重木材工廠「木材助燃狂燒」 消防緊急灌救

23公噸萊豬流入台中 議員怒「中央擺爛、地方受害」

台中衛生局長曾梓展表示,吃萊豬可能導致心悸、手抖、暈眩,對嬰兒、孕婦與長者風險尤高。記者陳敬丰/攝影
台中衛生局長曾梓展表示,吃萊豬可能導致心悸、手抖、暈眩,對嬰兒、孕婦與長者風險尤高。記者陳敬丰/攝影

澳洲進口豬肉遭驗出含有萊克多巴胺,其中約22.9公噸進入台中。多名市議員今天痛批「中央擺爛、地方受害」,希望市府在中央無作為的情況下把關;市府回應,已訂定五大作為,包含監控流向、稽查營養午餐豬肉來源、稽查國產豬肉萊劑含量等等。

食藥署日前公布首批澳洲進口豬肉驗出萊劑,食藥署長姜志剛表示,檢驗結果符合台灣訂定得動物用藥殘留標準,屬於合格產品,海關才會依法放行;依照科學計算,這批萊豬的萊劑含量就算國人每天吃,也不會產生健康問題。

台中市議會今天針對警消環衛業務質詢。衛生局長曾梓展表示,第一時間知道澳洲進口豬肉驗出萊劑後立刻詢問中央,但中央表示5日統一公布,市府本周一上午才曉得這批萊豬進到太平區,馬上派員稽查,共22.9公噸,目前都在凍庫中,並無外流。

國民黨籍議員邱愛珊表示,中央不但不為食安把關,還幫業者說話,說甚麼「吃一輩子不會超標」,也不公布萊豬流向,非常離譜,等於鼓勵台灣業者盡量買便宜的豬肉,反正中央會掩護,導致市面上充斥萊豬,民眾避無可避;市府需要積極協助防堵,中央不做,只好靠地方。

國民黨籍議員黃佳恬怒批,中央擺爛、地方受害,這次被驗出萊劑的進口豬肉不是過去大家熟悉的「美豬」,而是來自澳洲,未來也可能有其他國家的萊豬流入;接下來馬上就是端午節、中秋節,市府也會舉辦鍋烤節,到時候民眾食用大量豬肉,都不會有風險嗎?

黃佳恬詢問,是否同意「每天吃萊豬不會影響健康」。曾梓展回應,恐怕無法同意,長期吃到含有萊劑的肉品,將面對無法預期的風險;瘦肉精本身類似支氣管擴張劑,易導致心悸、手抖、眩暈,尤其是嬰兒、孕婦、產婦、長者,可能會進入肝臟與腎臟,風險更高。

曾梓展表示,市府以跨局處開會,訂下5大作為:第一,密切監控這22.9公噸的萊豬去向;第二,全面稽查各級學校營養午餐,確保使用不含萊劑的國產豬;第三,要求所有牛豬肉品標明原料產地;第四,稽查國產豬是否有遵守規定,不使用萊劑;第五,定期更新稽查結果,公布於「萊劑肉品專區」網站。

食藥署日前公布澳洲進口豬肉驗出含萊克多巴胺,其中約23公噸流入台中,市府已派員稽查,目前23公噸萊豬都在凍庫中,未流入市面。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食藥署日前公布澳洲進口豬肉驗出含萊克多巴胺,其中約23公噸流入台中,市府已派員稽查,目前23公噸萊豬都在凍庫中,未流入市面。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多名台中市議員表示,中央擺爛,地方受害,既然中央不肯為食安把關,地方政府要做好準備。記者陳敬丰/攝影
多名台中市議員表示,中央擺爛,地方受害,既然中央不肯為食安把關,地方政府要做好準備。記者陳敬丰/攝影

萊豬 食安

延伸閱讀

食藥署不公布澳洲萊豬流向 國民黨團:不許食安搞黑箱

無畏電影重稅批川普「不了解產業」 澳洲向好萊塢招手

赴學校及團膳業者稽查肉品 北市教育局:違反規定可立即終止契約

澳洲冷凍豬腳檢出萊劑 業者發聲明致歉

相關新聞

又2批澳洲豬腳 檢出萊劑

衛福部食藥署昨表示,又有兩批來自澳洲的冷凍豬腳分別檢出瘦肉精萊克多巴胺○點○○二、○點○○三ppm,總計四十七點二五公噸...

萊豬叩關 豬農:小型養豬場恐全離牧

一周內連續三批澳洲進口豬肉被驗出含萊劑,儘管檢出數值未超過國內標準,仍引發民眾不安。台灣養豬青年聯盟理事長張佑誠強調,隨...

進口豬肉 食藥署:查驗提升至2成以上

衛福部食藥署四月廿九日至今共放行三批、總重量達七十點廿四公噸,來自澳洲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冷凍豬腳。立委王育敏、陳菁徽、...

澳洲萊豬該銷毀?公衛專家何美鄉:只會製造更多碳排

衛福部食藥署四月底放行一批自澳洲輸入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冷凍豬腳,引發民眾恐慌。多名立委質疑,食藥署握有加強查驗、赴澳洲...

憂心萊豬立委質疑美豬輸台是否須經查場 食藥署回應了

4月29日一批高達22.99公噸含萊克多巴胺冷凍豬腳由澳洲輸入台灣,為2021年我國開放萊豬進口後,首批開放進口含萊劑豬...

學校營養午餐使用國產肉 教部:從未查獲萊豬

為守護學生健康與校園食品安全,教育部今天表示,學校營養午餐一律採國產在地肉品,並透過契約範本、嚴謹驗收程序、豬肉儀表板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