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Switch 2台灣定價、開賣時間出爐!比日本海外版便宜 任天堂官方曝「價格不同」原因

親子教育

詐團設親子群組…男誤信投資AI機器人險被騙40萬 警方逮車手

詐騙手法不斷翻新,詐騙集團以親子活動群組邀民眾加入後,卻掛羊頭賣狗肉,趁機攀談邀被害人投資AI研發機器人,可獲豐厚報酬,被害男子要將40萬元面交車手,大村分駐所員警一路尾隨車手到雲林縣一處超商,雙方...

社會

彰化男加入親子群組掉詐騙陷阱 警趁面交逮車手

彰化謝姓男子透過LINE加入親子活動群組,卻掉入投資AI研發機器人詐騙陷阱,警方趁他面交新台幣40萬元現金時,當場逮獲詐騙集團車手,依詐欺、洗錢防制法等罪嫌移送偵辦。彰化縣警察局員林分局今天透過新聞...

社會

4月中壢「這」咖啡廳推出雙倍折扣優惠 還有免費課程

為響應世界地球日活動,桃園市青年事務局4月起於ONE HOW SPACE 一號空間地方創生基地推出「One Step Green」永續主題月活動,即日起至4月底止,每周均有永續推廣活動及親子教育課程...

生活

從不過問成績…女兒傷心「不被在意」 母錯愕:和孩子相處好困難

到底該麽做?一名母親在Dcard求救,透露女兒成績向來不錯,加上不希望給孩子太多壓力,她和先生不太會過問成績。近日女兒卻突然問起「為什麼父母都不要求成績,是不是其實不在意」,這讓原PO很不知所措,詢...

生活

聽見金句/你無法改變任何人,除非對方具備改變的意願。

你無法改變任何人,除非對方自己具備改變的意願。也就是,你不可能要求一個沒有改變意願的人做出改變的。(摘自諮商心理師陳志恆:《讀懂孩子,讓我們再長大一次》)如果身為父母的你一直苦於以下問題:「為什麼我...

琅琅悅讀

兒童禁令/少子化加重厭童氛圍 學者示警別養出冷漠世代

兒童禁令增多,兒盟政策發展處副處長李宏文表示,厭童現象比過去更明顯,甚至加深,常見路人輕易地對孩子白眼、發出不耐煩的嘖嘖聲,育兒家長帶孩子出門,容易焦慮、不安與緊張,連走路、搭車,都常遇到無形的肅殺...

聯合報

被母親剝奪的小幸福! 她吐「童年陰影」:無法釋懷

傷痕不一定會隨著時間淡去!一名女網友在Dcard發布貼文,坦言自己一直無法釋懷小學三年級時,難得的幸福被母親剝奪,表示對方曾在她非常想看卡通時逼迫學英文,錯過喜歡的節目讓她耿耿於懷,因此上國中後,媽...

生活

小孩搭公車哭鬧!媽警告「小心被趕下車」 司機冷回1句話全場沉默

小孩情緒起伏不穩難掌控,不少家長常束手無策。一名網友在Threads上發布貼文分享一則故事,在公車上,一位母親拿小孩沒輒,於是說「再哭!司機叔叔就把你趕下車了喔」,沒想到司機聞言後冷回「別聽你媽亂講...

Oops

財務成功EQ比IQ重要 研究追蹤千名孩童40年給有力佐證

如何培養孩子走向財務成功?一項歷史悠久的兒童發展研究為家長們提供線索。科學家們追蹤1000名兒童長達40年,發現引領成功的「第一指標」:情緒智商(EQ)。可以說,只要父母從小培育孩子這項能力,就絕對...

聯合報

訪談70對養出高成就孩子父母 他們都最後悔「這4件事」

摘要即便是擁有高成就的人,他們的父母,可能在養育過程中有「教養的盲點」。經過訪談,其中有4個,是70對爸媽們,最不希望自己重蹈覆轍的教養觀念。「如果能重來一次,我一定會⋯⋯」你是否也曾在教養孩子的某...

生活

民法刪父母懲戒權 專家籲推配套提醒家長正向管教

民法規範父母得於必要範圍內懲戒子女,為避免遭誤用或作為暴力行為藉口,行政院會今天拍板修正民法1085條,刪除懲戒兩字。專家呼籲,政府應祭出配套措施與宣導活動,引導民眾,家長也進行「正向管教」,防止不...

要聞

小孩讓她沒得休息!媽媽對小學女兒咆哮「給我滾」 網安慰:好好溝通

照顧孩子常常讓家長崩潰!日前一名媽媽在網路上曝心聲,「剛剛我好累,設定鬧鐘讓自己休息30分鐘,然後再起來忙家裡大小事,結果女兒又一如既往地拿著一張牌來找我玩,我炸毛了,對女兒咆哮『妳給我滾』」,她坦...

生活

我的小公主怎麼變了…爸爸被女兒討厭的10大理由

曾幾何時,動不動討爸爸抱抱的小公主,變成擺臉色給我看的小女人…… 這是不少父親的痛。想與前世情人打好關係,得知道她們的地雷在哪,日本男性時尚網站列舉10個爸爸被討厭的理由。日本心智教練辻秀一在著作中...

聯合報

「為什麼孩子不說話?」腦科醫師的10年爸爸經驗:給孩子多點機會,過程最重要

多數人一定無法想像,我身為腦神經專科醫師,特別關注小朋友的腦部發展,那我的孩子肯定無風無浪,是嗎?其實我的孩子從小到大的確還算平順,但是直到二歲左右,他幾乎都不願意開口說話……●本文摘選自三采文化出...

琅琅悅讀

專家教戰/生母打人格權官司 幫女改回原名

桃園特教女國中生遭生父和繼母改名,親子和法律專家獲悉認為太離譜,毫不尊重孩子意願,直言法規有漏洞,其生母若希望替女兒討公道,可主張民法的人格權打官司,依法院判決書要求戶政單位把名字改回來。目前姓名條...

地方

家庭教育談性別平等 教育部邀專家分享經驗

性別平等觀念要在下一代紮根,光靠學校不夠,家庭教育也要配合。教育部今天委託雲林特教學校舉辦研習活動,便邀請專家分享經驗,促進親師之間的溝通。教育部今天發布新聞稿,每年定期辦理高級中等學校家庭教育研習...

文教

孩子說話「臭乳呆」?發現構音問題,先評估聽覺是否有異!

孩子說話不流暢、說話「臭乳呆」?很多長者都認為等孩子大一點就會自己好起來。但事實上仍有一批「臭乳呆」孩子長大後,持續出現了學習上的困難,甚至必須求醫。我就遇過兩個典型的例子,其中第一個案例,士良,還...

琅琅悅讀

日常生活就能培養「數感力」,幼稚園到中年級都適用!

學習出問題,是孩子的求救訊號!現在家長比起在意成績,更在意的是學習問題背後的「原因」;而孩子的學習問題,真正的原因往往和我們想的不一樣。獲教育部指定、服務雙北超過60間學校的兒童職能治療師蘇子茵,於...

琅琅悅讀

青少年失戀心理創傷大 輔導老師:家庭教育更是問題

情感問題樣態愈來愈複雜,輔導老師第一線接觸失戀青少年,發現到許多學生因感情受挫,覺得自己被拋棄、不值得被愛,是因為從沒在家裡學過如何好好處理一段關係。少子女化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逐漸受到重視,但地方...

聯合報

說話的魔法! 男孩逛夜市好奇「為什麼阿桑要掃地」 母一句話暖哭眾人

父母的好身教養出好孩子,一名網友在Threads上分享自己聽到的暖心故事。近日逛夜市恰巧聽到一位小男孩問媽媽清潔人員為什麼要打掃,面對孩子的發問,媽媽沒有選擇敷衍,而是溫柔的對孩子說「因為她是讓這裡...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