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保金僅次陳零九 藝人阿虎涉閃兵28萬交保…離去前致歉

台指期夜盤一度衝至21,889點 台積電夜盤重返千元大關

藝人閃兵全在同醫院複檢?新北澄清「並非都在北榮」 北榮晚間回應了

年輕人消失 無人村激增 中國人口僅剩10億?

不少人開始質疑,中國人口是否正以難以察覺的方式大幅減少?(路透)
不少人開始質疑,中國人口是否正以難以察覺的方式大幅減少?(路透)

【撰文/哨子先生】

近一年來,中國網路上不停流傳一個疑問:「人都去哪了?」

不僅是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許多二、三線城市的居民也發現,過去熙熙攘攘的商場、小吃街,如今顯得冷冷清清,人氣大不如前。不少中國直播主紛紛發布影片,質疑為何城鎮與鄉村都變得空蕩蕩,甚至直指:「中國號稱14億人口,這些人到底去哪了?」

更令人震驚的是,有多名直播主在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廣西、雲南等地拍到大量「無人村」,畫面中道路破敗、房屋荒廢,幾乎看不到任何人影,宛如世界末日場景。這些影像在網路上引發熱議,不少人開始質疑,中國人口是否正以難以察覺的方式大幅減少?

殯儀館員工爆料:80、90後猝死成「常態」

不只是街頭變得冷清,年輕人的死亡率也似乎正在上升。

近期,一名中國殯葬業者在直播中透露,過去一、二年來,他送走的80後和90後明顯增多,且多數死因與「心臟問題」相關,尤其是心肌梗塞。他不解,這批人應該是最健康的年齡層,為什麼會這麼多人突然離世?更令人困惑的是,許多死者生前並無明顯的慢性病史,卻在睡夢中或日常活動中猝然離世。

這個現象並不是個案。2024年4月,一名34歲中國網紅「飛飛一杯酒」因「心臟病突發」去世,掀起全網熱議。評論區內,網友紛紛分享身邊類似的故事,有人提到朋友的30歲兒子「突然就走了」;一位北漂青年透露,短短一年內身邊就有9名年輕人去世,年齡最小的30歲,最大的45歲;有網友整理了自己認識的人,發現2023年有6個年輕人猝死,2024年又有3個。

根據中國官方數據,80後、90後的死亡率應分別為5.2%與3%。然而,若這些爆料屬實,真實數字可能遠超統計數據所反映的狀況。

高層也「中招」?中南海內部的神祕疫情

這股死亡潮似乎不僅影響普通民眾,就連中共高層官員也未能倖免。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委員長趙樂際因「呼吸道感染」缺席會議,成為近20年來首位在兩會期間因病缺席的國家領導人。這一異常舉動,引發外界諸多猜測:他是因健康問題缺席,還是因政治鬥爭被邊緣化?

據《上報》報導,北京在今年初曾爆發A型流感疫情,甚至傳入中南海。不僅趙樂際因病缺席,主持政協會議的王滬寧也被拍到頻頻咳嗽,氣色不佳。儘管坊間討論熱烈,北京當局卻依然不願對疫情現況做出詳細說明。網上更傳出「A型流感疫情嚴重程度被刻意隱瞞」的說法,甚至有患者出現類似新冠疫情時期的「白肺」症狀。

有網友爆料,從年前開始,各地醫院人滿為患,甚至傳出「棺材脫銷、價格暴漲」的消息。

網上流傳一擷圖寫:「我得到一個消息,國內的殯儀館火葬場所有統計的數據一律不准外傳,如果是員工的話開除,是領導就地免職。現在下了這個嚴令,火化屍體的數目要嚴格保密。」據說部分地區甚至被迫開放土葬,以減少火化壓力。這些場景,讓人想起2020年疫情爆發初期的中國。

醫界爆料:青年心梗、腦梗猝死案例激增

一名江蘇醫師張亮(化名)日前向《大紀元時報》揭露,30至40歲青壯年猝死的案例確實顯著增加,幾乎每天都能見到心肌梗塞、腦中風等急症送入醫院,許多病患在短短幾分鐘內便失去生命跡象,無法搶救。他強調:「這些人原本身體健康,沒有基礎病史,甚至是機關單位員工,工作壓力並不算特別大。」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種現象自新冠病毒疫情後開始顯著上升,如今更達高峰。張亮直言:「現在幾乎沒有真正健康的人了,80%以上的年輕人處於亞健康狀態,尤其是肺結節幾乎人人都有。」

這一觀察與許多民間爆料的現象相互呼應。然而中國官方僅回應稱:「與季節性流感有關。」對此,民間普遍不買帳。許多人懷疑這可能與新冠疫苗的副作用有關,有醫生私下表示:「我們認為這些猝死案例與疫苗存在關聯,但沒有人敢公開討論。」

大量人口消失 經濟崩盤的真相

打從2019年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以後,中國官方從未公開透明披露確切的死亡人數,相關人口統計數據也都缺乏細節。

中共統計局2025年1月17日發布數據,稱2024年底中國人口14億828萬,比2023年末減少139萬,人口自然成長率為負0.99%。單從這個數據來看,中國人口只是小幅下降。但有網友利用馬斯克版的人工智慧模型「Grok3」根據中國公布的消費數據、失業率等參數,推算出中國人口可能減少1.5億至2億。

2022年6月,上海公安系統數據外洩,顯示中國實際人口數可能僅剩10億。若該數據屬實,則意味著中國人口的減少程度遠超過官方的公布。

究竟這些「消失的人」去了哪裡?這背後的原因是新冠後遺症?疫苗影響?還是其他原因?此外,這些觀察與推測,或許也解釋了為什麼中國經濟在解封後不但沒復甦,反而一路崩盤,至今還沒探底。

過去幾十年,中共不斷主打「人口紅利」,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然而,當年輕人正在大規模消失,誰來消費?誰來買房?誰來支撐經濟?

本文摘自《看》雜誌第265期,更多內容請見 http://www.watchinese.com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看》雜誌第265期)謝謝!

延伸閱讀

台新挺運動賽事 年輕人好感度提升

驅逐移民出狠招!川普「賜死」6千人 下一波對象曝光

年輕人無預警猝死?醫揭「4症狀」恐是SADS警訊

反分裂法20年 人大委員長趙樂際:以法懲獨 4個堅定

相關新聞

運用「反向投資」哲學於創業:在不起眼的地方 找到人生下一個可能

在錄製《財經搖滾》節目時,主持人安慈小姐提到我兩年前寫的一篇文章〈咖啡店與理髮店:哪個能圓夢、哪個是惡夢?〉。她問:「怎麼會想到用『反向投資哲學』來談創業?」 我笑說:「因為那時看到太多人,都選了一條太擁擠的路,開咖啡店,然後太辛苦了。」 所謂「反向投資」(Contrarian Investing)哲學,原本是金融投資策略:當大家都看漲時,你反而放空;當別人恐慌賣出時,你靜靜進場。這邏輯套在創業上也一樣受用:別跟風、別盲從,熱門不一定對你最好。越少人注意的地方,反而藏著最實在的機會與價值。

關稅政策重構供應鏈 環保鞋品牌「馳綠」啟動美國建廠

美國總統川普主導的新一輪關稅政策,全球製造業面臨供應鏈重組的壓力。台灣製鞋品牌「ccilu馳綠」創辦人許佳鳴表示,影響不劇烈,然而可預期的是,原來「中國製造」銷售美國的產線,改為越南製造或台灣製造的機率大增。

大學招考方法 或比108課綱更能影響學生品質

各界對12年國教的「108課綱」有很多意見,其中必有不少值得改善之處。最近曾任台大副校長、教育部次長以及科技部長的陳良基教授說,108課綱為了遷就大多數學生,刪除較深入的必修內容,容易引導學生選讀輕鬆的課程,學測又只考高一、高二的必修課,使多數高中生不唸加深、加廣的選修課。他擔心108課綱和招考制度剝奪孩子發現自我潛能的機會,這甚至會讓台灣不再有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他的主張是有道理的,但問題和對策應該不只是在課綱和中學教導方式,他也提到的招考制度應是可以更快改善的地方。

許智傑爬梳地球香味野徑 打造台灣香水品牌「PAPILLON DOUX」

2023年5月創立的台灣新創公司「金琺斯」(Aurum Fancy),去年推出「台灣山」系列擴香石,例如:嘉明湖、雪山、玉山、南湖大山等,吸引許多登山者的注意。今年3月,受到日本企業加速器「酷日國際」(Creww Taiwan)協助,在日本佐賀落地。創辦人許智傑擁有靈敏的鼻子,又具有化學、生物專業背景,走上調香之路,可說是必然,也是意外。他籌劃創業已經三年,做足功課後,果然一飛沖天。除了日本,還進軍法國、美國,布局相當精準。

中國三大錯 這次能改嗎?

自20世紀80年代開放改革以來,中國有過三次重大政策「脫軌」,經濟和國家形象都遭重創。前兩次「大錯」,中共當局後來都幡然醒悟,悄悄做了修正。對最近發生的第三次「脫軌」,中國領導人還能這樣做嗎?

年輕人消失 無人村激增 中國人口僅剩10億?

近一年來,中國網路上不停流傳一個疑問:「人都去哪了?」 不僅是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許多二、三線城市的居民也發現,過去熙熙攘攘的商場、小吃街,如今顯得冷冷清清,人氣大不如前。不少中國直播主紛紛發布影片,質疑為何城鎮與鄉村都變得空蕩蕩,甚至直指:「中國號稱14億人口,這些人到底去哪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