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政策重構供應鏈 環保鞋品牌「馳綠」啟動美國建廠

【撰文/曾允盈】
美國總統川普主導的新一輪關稅政策,全球製造業面臨供應鏈重組的壓力。台灣製鞋品牌「ccilu馳綠」創辦人許佳鳴表示,影響不劇烈,然而可預期的是,原來「中國製造」銷售美國的產線,改為越南製造或台灣製造的機率大增。
馳綠布局全球,台灣、越南、中國、墨西哥皆有產線,銷售市場以台灣、日本為主,美國占整體營收20%至25%;中國製造、出口美國的比重則占15%,「這部分確實頭疼,剩下85%要先撐著,之後就要做出調整。」
從「全球分工」到「區域循環」
可預期的是,原來中國製造銷售美國的產線,將改為越南製造或台灣製造,但仍保留部分中國製造的產能,持續分散供應鏈風險。
過去台商依賴中國製造、外銷美國的模式,勢必得重新洗牌。全球化分工下,過去常因忽視環境與物流成本,而被視為高效,然而川普關稅政策的爆發,反而暴露「外部成本未內部化」,也讓企業重新正視這個代價。
走向「區域循環經濟」,是未來的趨勢,許佳鳴表示,這正是馳綠品牌的理念,過往馳綠也不斷倡議減少產品的碳足跡,也能降低跨國供應鏈的風險。許佳鳴提到,未來的產線可能「依市場而建廠」──美國市場由墨西哥或本地供應,歐盟需求可由越南或歐洲建廠來供應,中國市場仍由中國產線供應,以減少衝擊與關稅壓力。
他舉例,該區域的廢棄物如果可以回收,就應用製造再回到該區域市場做銷售,這樣的區域循環經濟模式,可以讓降低越洋貿易的依存度,也可以讓產品有最短的銷售足跡。
「在地生產、在地銷售」 2026後將於美國設廠
許佳鳴也提及,為落實「在地生產、在地銷售」,馳綠早在三、四年前,就開始布局美國生產,關稅政策則推動落實,已確定於2026至2027年,在美國落地生產。他強調,這也是對永續與效率的再定義。
會決定前往美國設廠,許佳鳴認為,亞洲製造未來優勢不會太大,當然工資還是相對低,製造也很純熟,然而隨著技術的改善,美國生產部分高度自動化的產品,也相當有潛力。
許佳鳴補充,企業不能再只看「哪裡製造最便宜」,而是要建立在各地「製造且銷售」的能力,具備真正的區域適應力與品牌韌性。
衝擊快時尚 消費習慣該被重塑
川普的對等關稅暫緩90天,不少傳產迎來急單,業者進入趕工階段,想搶在緩衝期,把對美國市場的貨盡快出完。許佳鳴提到,馳綠同樣也是如此,不過事實上不少美國方客戶,也可能會停止拉貨,他們內部也在思考下一步。
川普為保護本土產業,吸引企業回流,一系列關稅政策,雖預期將提高生產成本,許佳鳴則樂見其成,並提出對快時尚產業的反思,他還以iPhone做比喻:如果因為製造地遷移,假設未來一支iPhone從3萬變成10萬,是不是意味消費習慣必須跟著改變?
消費者正好可以思考:是否需要那麼頻繁更換手機,汰換流行品?對企業而言,則是考驗對不同市場的深耕,和供應鏈整合能力。
關稅政策是一次供應鏈脆弱的總體檢,許佳鳴思考表示,從製鞋產業看見的,更是一場對「生產邏輯」、「銷售概念」、「消費文化」的全面反思。
本文摘自《看》雜誌第266期,更多內容請見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看》雜誌第266期)謝謝!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