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恐嚇辦京華城檢察官「命債命還」 調查局鎖定情侶檔網軍涉案

桃園道路挖挖補補惹民怨!里長嘆成出氣包 張善政允改善

桃園市長張善政(左2)訪視基層,今與桃園數十名里長座談。記者陳俊智/攝影
桃園市長張善政(左2)訪視基層,今與桃園數十名里長座談。記者陳俊智/攝影

桃園市長張善政訪視基層,今與桃園區數十名里長座談,青溪里長黃慈諭反映許多道路挖掘工程通報太晚,宣導效益擴散趕不上施工時間,常引發民怨,里長無辜挨罵;張善政允諾改善,當場要求未來道路挖掘工程盡量做到3天前通報。

黃慈諭指出,桃園近來蓬勃發展,小檜溪重劃區人口成長迅速,民眾注重生活品質,對交通堵塞、施工噪音都很反感,但民眾不見得知道或找得到施工單位求改善,里長往往是受理陳情的第一線,也常常是因為政府施工太吵而挨罵的第一人。

黃慈諭說,政府為了公共工程挖掘道路無可厚非,但希望施工單位盡早通知,讓里長們有時間跟地方溝通,讓民眾有心理準備與預作準備,但實際情況是工程外包廠商經常前一天晚上通知隔天一早要施工,根本措手不及,甚至有惡劣廠商施工前2小時才通知。民眾不得安寧,深夜11時許打電話給她,把她當成情緒宣洩出口,不只抱怨,還嗆「你們(指政府)不讓我睡,我也不讓你睡」等語。

黃慈諭要求市府調整核發道路挖掘許可流程,申請挖掘應檢附已通知鄰里證明,防止里長最後一刻才知道;黃一席話令不少里長心有戚戚焉,認為不只小檜溪重劃區有此問題,語畢立刻響起熱烈掌聲。雲林里長翁渭業說,不僅晚通知,有時里長根本沒收到通知,里民問里長得不到答案,下一句話就是開罵,實在無奈。

桃園市養工處回應,桃園道路挖掘施工維護管理要點明定施工前一天要通知里長,相關施工內容、封閉範圍與時段都要一併告知,違者可依桃園市道路挖掘自治條例處一萬元到十萬元不等罰鍰。

黃慈諭進一步表示,有些承包商會玩文字遊戲,前一天深夜通知也算前一天,許多民眾早就睡了,工程隔天一大早就進行,根本來不及通知。

張善政表示,雖然法令規定施工前一天通知即可,但未來「能夠提前,盡量提前」,最好能3天前通知,讓里長有時間轉達,會督促單位盡量做到。

桃園市長張善政訪視基層,今和桃園數十名里長座談交流。記者陳俊智/攝影
桃園市長張善政訪視基層,今和桃園數十名里長座談交流。記者陳俊智/攝影
桃園市長張善政訪視基層,今和桃園數十名里長座談交流。記者陳俊智/攝影
桃園市長張善政訪視基層,今和桃園數十名里長座談交流。記者陳俊智/攝影
桃園市長張善政訪視基層,今和桃園數十名里長座談交流。記者陳俊智/攝影
桃園市長張善政訪視基層,今和桃園數十名里長座談交流。記者陳俊智/攝影
桃園市長張善政訪視基層,今和桃園數十名里長座談交流。記者陳俊智/攝影
桃園市長張善政訪視基層,今和桃園數十名里長座談交流。記者陳俊智/攝影
桃園市長張善政(右4)訪視基層,今與立委萬美玲(左3)、牛煦庭及市府各局處首長官員,和桃園數十名里長座談,了解民意。記者陳俊智/攝影
桃園市長張善政(右4)訪視基層,今與立委萬美玲(左3)、牛煦庭及市府各局處首長官員,和桃園數十名里長座談,了解民意。記者陳俊智/攝影

重劃區 張善政

延伸閱讀

中壢龍岡消防分隊獲捐贈救護車 張善政:為市民生命安全再添一道保障

批惡意罷免為政治鬥爭 韓國瑜喊「大罷免成功,台灣民主一場空」

只問心情不問速度 張善政宣布八德兒美館轉型方向

藍天王出動抗罷!燕子禿子漢子719拚場 張善政720顧桃園

相關新聞

高虹安遭罷免釀人事凍結 竹市府:市政運作未受影響

新竹市面臨全國唯一雙罷,隨著藍綠白三方攻防升溫,市政運作備受關注。近期市府接獲中央有關人事凍結公文,引發基層不安。對此市...

曝險少年再犯率高居6成 桃園推「職訓+補助」盼打破犯罪循環

桃園市曝險少年再犯罪率高達6成,副市長蘇俊賓今參與行政院會時直言,許多少年家庭功能不健全,容易受金錢誘惑鋌而走險;市府今...

桃園道路挖挖補補惹民怨!里長嘆成出氣包 張善政允改善

桃園市長張善政訪視基層,今與桃園區數十名里長座談,青溪里長黃慈諭反映許多道路挖掘工程通報太晚,宣導效益擴散趕不上施工時間...

竹市敬老卡及愛心更好用 8月1日起開放55歲以上原住民請領

新竹市政府持續完善敬老卡與愛心卡的使用機制,並擴大照顧長者與弱勢族群,讓敬老卡及愛心卡的使用更多元、更好用。新竹市代理市...

全國首座原民區合法市集 竹縣五峰「峰市集」今開幕

新竹縣五峰鄉清泉部落是進入觀霧、雪霸的門戶,近年在台灣好行觀霧線開通以來,更成為遊客必經之處。新竹縣府攜手五峰鄉公所爭取...

「漁民天天在冒風險」 苗縣斥資6千萬解決5大漁港航道積沙問題

苗栗縣議員周玉滿接獲漁民陳情,指通霄鎮、苑裡鎮主要漁港航道二年多未清淤,影響漁民出入安全;對此,縣府表示,已獲得中央補助...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