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國要再出招?川普宣布美俄將熱線 親曝「這時間」與普亭通話

撐不住了!日本鹿兒島地震逾千次 村長展開撤離「凌晨啟航避難」

曝險少年再犯率高居6成 桃園推「職訓+補助」盼打破犯罪循環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今參與行政院會時表示,許多少年家庭功能不健全,容易受金錢誘惑鋌而走險,呼籲中央共同投入更多資源,打破犯罪循環。圖/行政院提供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今參與行政院會時表示,許多少年家庭功能不健全,容易受金錢誘惑鋌而走險,呼籲中央共同投入更多資源,打破犯罪循環。圖/行政院提供

桃園市曝險少年再犯罪率高達6成,副市長蘇俊賓今參與行政院會時直言,許多少年家庭功能不健全,容易受金錢誘惑鋌而走險;市府今年推出「未來工匠崛起培育計畫」與中小企業合作,媒合高風險青少年接受職訓,並提供津貼,盼協助青年走回正途,也呼籲中央共同投入更多資源,打破犯罪循環。

桃園市目前的曝險少年數量約有168人,據桃園市少輔會統計,近年進入矯正教育的少年在出校後,再犯罪率高達約63%,今年預估趨緩,但仍可能維持近6成。

行政院會今討論暑期青少年保護措施時,蘇俊賓指出,少輔會開案的少年有極高比例家庭功能不健全,之所以會參與組織犯罪、毒品、詐欺等,起初都是受到金錢誘惑,進而遭不法集團利用,要讓青少年脫離這種犯罪循環,關鍵在於能否讓他們順利接收到公部門投入的資源。

蘇俊賓表示,桃園市今年推出「未來工匠崛起培育計畫」,經過多方努力,有14個商家願意跟市政府合作,媒合高風險青少年接受水電、美容美髮、木工等職訓,以師徒制的方式訓練,並提供補助。參與計畫的少年,每半天可領650元,每月最高補助2萬8600元;雇主每協助一位青年,半天可獲750元補助,每月最高補助3萬3000元。

該計畫現共媒合14人參加,蘇俊賓說,雖然目前只有4人穩定培訓,其中2人順利就業、2位持續實習中,卻讓市府看到一絲希望;市府推出的培育計畫,工作難度遠高於傳統的職訓,需要更多輔導員和量能投入才有效,但如果順利受訓完成,就可避免掉一個風險,讓青年重新投入社會。

蘇俊賓建議,中央各部會,尤其是勞動部、教育部、退輔會等單位資源都應該多點投入,像是在矯正教育加入專業技能訓練,或在少輔會體系加入勞動部、退輔會的職訓資源,讓需要的青年真正獲得資源,解決他們的經濟困難,才有機會打破既有的犯罪循環,否則在暑假開再多班隊,也是徒勞無功。

對此,勞動部長洪申翰表示,將與法務部及教育部持續研議加強高關懷少年的職訓輔導工作。行政院長卓榮泰則表示肯定,強調中央將支持具體、可執行的地方創新方案,攜手強化青少年保護網絡。

蘇俊賓

延伸閱讀

暑假親子遊去哪裡?蘇俊賓推薦桃園蓮花季 賞蓮兼食農教育

數發部重罰臉書1500萬 蘇俊賓給讚籲打詐納團結十講

遭環境部點名電廠空汙問題「理解錯誤」 蘇俊賓反批:歪理

毒駕2年暴增7倍 蘇俊賓:檢驗空窗期過長成執法漏洞

相關新聞

高虹安遭罷免釀人事凍結 竹市府:市政運作未受影響

新竹市面臨全國唯一雙罷,隨著藍綠白三方攻防升溫,市政運作備受關注。近期市府接獲中央有關人事凍結公文,引發基層不安。對此市...

曝險少年再犯率高居6成 桃園推「職訓+補助」盼打破犯罪循環

桃園市曝險少年再犯罪率高達6成,副市長蘇俊賓今參與行政院會時直言,許多少年家庭功能不健全,容易受金錢誘惑鋌而走險;市府今...

桃園道路挖挖補補惹民怨!里長嘆成出氣包 張善政允改善

桃園市長張善政訪視基層,今與桃園區數十名里長座談,青溪里長黃慈諭反映許多道路挖掘工程通報太晚,宣導效益擴散趕不上施工時間...

竹市敬老卡及愛心更好用 8月1日起開放55歲以上原住民請領

新竹市政府持續完善敬老卡與愛心卡的使用機制,並擴大照顧長者與弱勢族群,讓敬老卡及愛心卡的使用更多元、更好用。新竹市代理市...

全國首座原民區合法市集 竹縣五峰「峰市集」今開幕

新竹縣五峰鄉清泉部落是進入觀霧、雪霸的門戶,近年在台灣好行觀霧線開通以來,更成為遊客必經之處。新竹縣府攜手五峰鄉公所爭取...

「漁民天天在冒風險」 苗縣斥資6千萬解決5大漁港航道積沙問題

苗栗縣議員周玉滿接獲漁民陳情,指通霄鎮、苑裡鎮主要漁港航道二年多未清淤,影響漁民出入安全;對此,縣府表示,已獲得中央補助...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