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眾量級」母公司涉逃漏稅!家寧一家人全成被告 母怒:不要再拍了

獨/替代方案無共識 安泰銀談合併凱基金控劃休止符

削減將領破功 蔡賴將官愈來愈多

蔡賴政府將官數量上升,引發討論。圖為賴清德總統(前排左三)去年八月在國防部長顧立雄(前排左二)、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前排左一)陪同下,出席去年上半年陸海空軍晉任將官勗勉典禮。本報資料照片
蔡賴政府將官數量上升,引發討論。圖為賴清德總統(前排左三)去年八月在國防部長顧立雄(前排左二)、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前排左一)陪同下,出席去年上半年陸海空軍晉任將官勗勉典禮。本報資料照片

國軍長期被批評,與其他國家相比,將軍比率偏高。國防部一九九○年代後期推動「精實案」裁軍,後續「精進案」與「精粹案」,持續削減將領員額。然而,蔡政府上任後,九年來將官數量再度上升,其中,中將漲幅超過一成。目前共有將官三○八人,比馬政府時期多十六人,未來還要繼續增加。

馬政府後期的二○一五年,上將、中將、少將,各有七人、五十一人、二百卅四人,總共二九二人;今年則為上將七人、中將五十七人、少將二四四人,總共三○八人,占全軍人數將近千分之二。相較周邊國家,日本自衛隊編制約廿五萬,現有將領近二五○人,比率是我國一半。韓國將軍比率稍高於日本,新加坡約為日本的一半。

將官增加 軍官整體數量衰退

比較二○一五年與二○二五年的預算員額,可發現國軍將官人數增加之餘,軍官整體數字卻衰退:上校增編八十八員,中校至中尉都下降,共減一七八四員。

近年復編的將領職缺,包括憲兵二○三、二○四指揮部指揮官,以及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長、高雄總醫院左營分院長、花蓮總醫院長、國防醫學院預防醫所長,由上校提升為少將;空軍作戰指揮部,正副主官原分別為中將、少將,增編一位中將副指揮官,成為「二中一少」。

海軍航空兵力原包括定翼機與直升機,後來定翼機改撥空軍,主官由少將降為上校,近日重回少將,仍只管直升機。蔡政府將各軍種通信單位併入國防部資電指揮部,更名為資通電軍指揮部,主官升為中將。幾年下來發現,部隊通信從軍種抽離,造成嚴重指揮管理問題,因此重新「編配」回軍種;資通電軍指揮部管轄範圍,與過去資電指揮部無異,但主官保持中將。

國軍軍官人數變化 製表/國防部預算書
國軍軍官人數變化 製表/國防部預算書

海軍擴編岸置反艦飛彈部隊,未來將編成濱海作戰指揮部,主官預計比照艦隊指揮部,派任中將。蔡政府一上任便打破扁馬慣例,以現役上將代替政務官出任副部長。歷任李喜明、蒲澤春、沈一鳴、張哲平等四位上將,現任柏鴻輝是唯一政務官副部長,未來若再派現役軍人繼任,上將數就增為八。

前立委林郁方指出,以色列全軍只有參謀總長一位中將,相較之下,國軍的比率的確偏高,尤其中上將更是如此。他認為,要增加從軍誘因與幹部向心力,治本之道應是提升待遇與尊嚴,而非封更多將軍;將官人數太多,地位自然貶值。

但林郁方也表示,如今的規模,是長時間所造成,不可能短時間巨幅裁減,否則衝擊會太大;較有建設性的作法,是鼓勵學術界對軍隊架構、文化進行研究,透過社會力量協助國軍改造。

國軍 國防部

延伸閱讀

美退役上將出任漢光兵推觀察員! 矢板明夫驚:台海軍事平衡「發生重大變化」

美國通牽線 老艾布蘭將軍後人曾允來台觀禮M1戰車成軍

海巡署:中國海警一套人馬兩套招牌 聽命戰區指揮部

我海軍軍艦與大陸漁船碰撞 陸國台辦表態將調查

相關新聞

漢光演習電腦兵棋告一段落 顧立雄主持檢討會:強化備戰才能有效嚇阻

漢光41號演習的電腦輔助指揮所演習(CPX),已於上周五中午結束,今年的兵推時間長達兩周,創下紀錄。國防部今天舉行總檢討...

軍車追撞「日系商旅運兵車」 軍方駕駛:煞車失靈

陸軍一輛輕型戰術輪車今下午1點38分許,行經高雄大寮區鳳屏路段時,疑似未注意車前動態,從後方追撞前方的黑色廂型車,所幸碰...

宮廟、黑幫遭滲透 國防部報告曝:中共5管道4手法

近期共諜案連環爆,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今天針對「共諜滲透檢討」進行專案報告。根據國防部送至立法院的書面報告指出,中共利...

國軍新編衛戍第2戰鬥隊 反斬首指揮權歸憲兵或陸戰隊?

反斬首中樞衛戍像荷包蛋放在大盤子上,北市是蛋黃區,憲兵管;而關指部管雙北交接的蛋白區;6軍團則負責向外至桃園的大盤子。反斬首、反突襲是憲兵的責任嗎?還是陸戰隊的責任?又或是,都有責任? 資深記者洪哲政發現,不同單位爭議焦點在蛋白與蛋黃太接近,造成指揮權責不清。但,蛋白和蛋黃可以分開嗎?

新聞眼/官大學問大 惡性循環結果

我國將軍比例是日本自衛隊將近兩倍,新加坡近四倍,數字還在上升。這其中當然牽涉兩岸關係緊張,以及綠色執政籠絡將領的政治考量...

削減將領破功 蔡賴將官愈來愈多

國軍長期被批評,與其他國家相比,將軍比率偏高。國防部一九九○年代後期推動「精實案」裁軍,後續「精進案」與「精粹案」,持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