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新聞眼/官大學問大 惡性循環結果

我國將軍比例是日本自衛隊將近兩倍,新加坡近四倍,數字還在上升。這其中當然牽涉兩岸關係緊張,以及綠色執政籠絡將領的政治考量;然而軍中乃至社會上,充斥「官大學問大」的文化,則是更大的深層因素。
肩掛將星、光宗耀祖,是軍官們的夢想。拿破崙甚至形容,榮譽對軍人的誘惑:「給我足夠的勳章,我就可征服世界。」蔡政府以來的國安團隊,顯然深得箇中三昧。
馬政府「節儉治軍」作風,導致「不重視軍人」的抱怨:蔡政府上任後,反覆自詡國軍靠山並提升待遇,更一改過去廿年裁減將官趨勢:國家名器大方發放,自有示恩籠絡效果。
國軍將官偏高是存在事實,但若短時間內大砍員額,很可能導致「手術成功,病患死亡」,後果絕對比現在更嚴重。除了對現役軍官們造成過大衝擊,另一因素則是,軍中充斥「官大學問大」文化,導致必須要有大批將官,才能解決問題。更弔詭的是,社會大眾譏諷國軍將官過多,同時卻是造就上述文化的最大幫凶。
與先進國家軍隊相比,可發現其分層授權的程度遠高於我國。國外許多基層部隊主官就可決定的事情,在國軍卻要層層請示,不到軍種司令部、甚至國防部,往往無法解決。結果是軍官們慣於遇事不做決定,等到升上高階將領,終於媳婦熬成婆,自然更要大小事一把抓。另外,社會的嗆聲文化導致問題變得比過去嚴重:部隊發生爭議事件,若軍方沒有派出更高階官員出面,立刻被抨擊缺乏誠意。
基層幹部不被賦予權力,自然缺乏處事應變之才;長官與社會自然愈發傾向,凡事必須派出更高階人員出馬才算數。惡性循環的結果,國軍的將官數量,恐怕不是太多,而是不夠。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