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綠營赴監院陳情彈劾 蔣萬安挨批「帶頭違法」霸氣回7個字

川普突襲參與!日美磋商「震撼教育」 日媒揭內幕:談判節奏全被掌握

演潘金蓮走紅! 王思懿憑藉《水滸傳》打開中國市場

水滸傳男女主角丁海峰(右)、王思懿(左)因戲結緣。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8/03/09 王忠明攝影)
水滸傳男女主角丁海峰(右)、王思懿(左)因戲結緣。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8/03/09 王忠明攝影)

藝人王思懿(圖)演出「金大班的最後一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9/08/23 郭肇舫攝影)
藝人王思懿(圖)演出「金大班的最後一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9/08/23 郭肇舫攝影)

王思懿,模特兒出身,15歲時便進入廣告圈,拍攝了無數廣告,展現出色的鏡頭感與氣質,當年和蘇慧倫拍了一支衛生棉廣告,讓她開始對拍廣告產生興趣,也為她日後的演藝之路埋下伏筆。1989年,她獲得「台北十大模特」稱號,成為當時時尚圈的亮眼新星。

1993年左右,王思懿正式進入演藝圈,開始參與電視劇的拍攝。憑藉優雅的氣質與精緻的外貌,她逐漸在影視圈嶄露頭角。1998年,她在經典電視劇《水滸傳》中飾演潘金蓮。相較於過去井莉的性感、胡錦的風騷、王祖賢的唯美、翁虹的肉慾,王思懿的詮釋別具一格,讓人難以對這個角色生恨,甚至帶有幾分惋惜之情。她成功塑造了潘金蓮的全新形象,使這一角色煥發新生命,也讓她一夕爆紅,成為家喻戶曉的女星。這部作品不僅奠定了她在影視圈的地位,也讓她在大陸市場打開知名度。

此後,王思懿積極發展演藝事業,在中國大陸參與了大量影視作品,挑戰不同類型的角色。近年來,她雖仍有幾部作品出現,卻未能再創當年的輝煌。

★加入 報時光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經典好文即時看!

戲劇圈

潘金蓮...紅遍兩岸 王思懿...心路公開

1998-04-05/聯合晚報/10版/影視

【記者王筱瑞/台北報導】以「水滸傳」中的潘金蓮一角奠定在大陸發展基礎的王思懿,現已是家喻戶曉的知名演員;從台灣發跡、到大陸成名,王思懿今天下午首次公開和大家分享這一段心路歷程。

為了替GTV28台播出的「水滸傳」造勢,王思懿日前專程回台灣進行宜傳活動兼探親,目前將演藝重心都放在大陸的她,正在和劇中飾演武大郎及武松的大陸演員一同排演舞台劇「水滸戲外戲」,對首次嘗試舞台劇的王思懿來說,又是一項新的挑戰。

今天出席記者會的王思懿,為了讓好久不見的台灣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別準備了鰱套配合時令的春裝,說是「衣錦還鄉」一點也不為過,至於有沒有打算回台灣接演連續劇,王思懿則是嬌嗔地說:「沒人找我啊!」似乎仍頗有意願再回到這個熟悉的環境工作。

相關新聞

台灣腳底按摩之父原來是外國人!「吳神父腳底按摩」遍布全台還紅到國外

在台灣隨處見到「吳神父腳底按摩」招牌的店家,很多民眾不知道,這位吳若石神父其實是瑞士人,本名為Josef Eugster Johann。他長年派駐在台東長濱的天主堂,被當地原住民暱稱為「Kacaw」,意指「長濱之子」。

1975年小說「拒絕聯考的小子」大賣 同名電影也叫座!

1975年出版的小說「拒絕聯考的小子」,讓在聯考制度下的許多苦悶年輕人感到共鳴,隨即在台灣造成轟動,熱銷數十萬本。1979年翻拍成同名電影,與原著一樣叫好又叫座,還捧紅女主角彭雪芬。她後來嫁給吳東亮,成為台新金控董娘。

寶雅40年歷史!從台南生活百貨起家 靠美妝穩站零售市場

現代的年輕少年女提到流行百貨、美妝店,多數人都會首推「寶雅」。寶雅是從台南起家的量販店,不僅從販售美妝與生活百貨一路做到上市,股價還一度超越台積電,成為台灣美妝雜貨通路的龍頭。究竟寶雅是如何崛起的?

童年神飲「思樂冰」回歸!復出卻不受青睞 網點關鍵:價格才是真正殺手

曾經是無數人的童年回憶「思樂冰」,近年悄悄回歸,不過卻有網友發現,現今街頭巷尾幾乎不見人手一杯思樂冰,令人不禁疑惑,「思樂冰是不是又涼了?」...

重振男性雄風的「藍色小藥丸」 威而鋼當年未上市先轟動

「藍色小藥丸」威而鋼(Viagra)因為能有效治療男性勃起功能障礙問題,被視為拯救男人尊嚴的革命性藥物。在1998年3月27日,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正式批准美國輝瑞藥廠(Pfizer)開發的威而鋼上市,這款藍色小藥丸一經推出,便在電視和雜誌上掀起熱門話題,並且每年都創造驚人收益。

台灣最早的故宮在台中!北溝山洞曾珍藏國寶

台灣的故宮博物院除了眾所皆知的台北故宮與嘉義故宮外,最早的故宮其實落腳於台中。台北故宮國寶典藏著數萬件的中華民國的國寶,這些國家寶藏是政府在1948年底和1949年初,分批從南京遷運來台;1949年國民政府與共產黨在徐蚌會戰失利後,決定揀選故宫精品運來台灣,首批700餘箱文物、次批3500餘箱文物與末批1200餘箱文物,陸續運至台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