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牙助揭看診「4暗示」提醒患者避雷 同業點頭:講出心裡話

許多人牙齒出狀況時會直奔牙科診所,但不合理的醫療費用或治療建議也時常引起病患不滿。近日一名牙科助理分享自身觀察的「看牙時4種暗示」,提醒民眾如何從細微互動中判斷是否應慎重考慮治療建議,貼文一出立刻引發熱議。
一名牙科助理在Dcard發文指出,雖然牙助並不負責打麻醉或進行侵入性操作,但對於口腔全景X光、CT影像和實際手術狀況都有相當瞭解,尤其是經驗豐富的助理或諮詢人員,對醫師的技術與診斷品質一清二楚,「有時候比一些沒有技術的菜鳥醫師懂得多」。不過原PO提到,有時即使想替病患避雷,仍常見病人完全信賴醫師,忽略助理釋放的勸退暗示。
原PO列舉了4個常見的「助理式暗示」:
一、微妙表情透露端倪:當醫師說明療程或診斷時,如果助理在一旁偷偷嘆氣、搖頭或冷笑,代表「可能是醫師開了荒謬的價格,或者不合理的治療方式及診斷」。
二、報價時語氣猶豫:若在櫃台諮詢或結帳時,助理態度明顯保留,還建議你回去再思考或多聽其他意見,那極有可能是在善意提醒,「我都不積極推銷了,你可以不要積極上來找死嗎?一直叫你回去就是在幫你保命啊!」
三、轉介其他醫師:預約時若積極推薦你改找別位醫師,不一定是排程問題,而是原本那位醫師經驗或技術恐怕不盡理想,「因為出事我們是第一線被波及的,所以我們當然想勸你們轉到不會出事的醫生那裡」。
四、助理不主動協助:如果診所人力充足,但助理卻不太積極協助特定醫師,「通常不是人品不行就是實力不行」。
文章一出,不少網友和同業紛紛留言:「謝謝你,良心牙助」、「天哪!你講出了好多我的心裡話,診所醫生是病人明明牙齒很漂亮硬要做一些看起來是騙健保費用的治療,每次都為那些病人捏一把冷汗,牙齒磨掉就沒有了啊」、「眼科路過同感+1」、「唉其實很有感,我們診所有那種執業很久的老醫生,完全不求上進,助理也不好意思直接跟病人說他做得很爛,也是用暗示的」、「看醫生真的很需要你這種有熱心又良心的牙助…」、「暗示不過的,就沒有緣分啊,你已經盡力了」。
不過也有人認為「我是醫事人員,也知道有些醫生技術不好或是人品沒那麼好,但我不會提示病人,一切都是緣分」、「不要不敢講只會暗示,事後再抱怨人家聽不懂暗示」。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