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數位轉型碰上生成式AI 台灣傳產業老闆錯過領先起跑好時機
這本書的書名叫做「當數位轉型碰上生成式AI」,其中有一個有趣的觀點:為什麼先從人工智慧開始介紹,然後才說數位轉型,而不是從數位轉型開始,然後談論人工智慧?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和台灣傳產業老闆們的保守心態有密切的關係。
傳統上,老闆都會精打細算投資及合理的回報,而且還要很快就有回報,一聽到要以數位轉型當作獲利敲門磚,通常老闆會這麼想:這只不過是把原來手工抄寫的記錄,轉換成用電腦記錄罷了;但手抄搞錯的機率不大,而且真正有價值的資訊都在我腦袋裡。
所以老闆們往往都會先觀望一陣子,反正急的是別人,我又不急,先等別人試試看,真有成果我再認真考慮。
當然,這一觀望就錯過了領先起跑的好時機,不是副總的數位化構想就此胎死腹中,就是撒下的種子永遠不會萌芽,錯過了轉型的好機會。
幾年之後,一方面老闆自己年紀大了,準備讓第二代接班,另方面,第二代的小老闆剛好是在數位時代長大的,數位轉型的接受度自然高得多,所以當副總建議小老闆急起直追時,比較容易讓他接受數位轉型的大格局改變。
然而,這時候偏偏同行之間口耳相傳的已經是聽起來很神奇的AI了,不是新聞常常報導「人工智慧」有了什麼驚人的突破,就是同行用了AI工具做了哪些聰明的分析和決策,成本大幅降低、良率也提高了;直到此時,這家公司才會真正下定決心,大手筆投資數位轉型。
歸根究柢,並不是數位轉型和生成式AI哪個比較重要,需要優先考量,而是生成式AI猶如黑夜中的一串煙火,比數位轉型的理論更能吸引決策者的目光──雖然目前的AI其實還只是一個階段性的成果,但可以「秀」給老闆看。
就像打棒球一樣,AI即使只擊出了一壘安打,年輕的老闆卻一看就知道,只要再接再厲,繼續擊出一支又一支安打,就一定能得分,領先(或者追上)對手。
也就是說,AI的出現,讓數位轉型有了更能說服眾老闆們的吸引力。
(本文出自《當數位轉型碰上生成式AI》 作者:蔣榮先 )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