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情人節前分手…日產、本田合併破局 傳「門口的野蠻人」立刻上門求親

回顧全球類似事故!新光三越氣爆登外媒 巴拉圭超市曾釀逾400死

獨/新光三越氣爆釀澳門1家7口2死 父母帶傷急送病危女童轉院搶命

大S媽疑似向汪小菲宣戰要爭小孩的監護人?律師:這真是難題

汪小菲。圖片來源/大S臉書
汪小菲。圖片來源/大S臉書

岳母跟前女婿,誰比較適合擔任小孩的監護人?

大S的媽媽昨天凌晨在臉書PO文,表達:我要上戰場,給我加油吧。引起了媒體的關注與討論,疑似向汪小菲宣戰。

從大S過世後,大S的兩個小孩未來由何人監護?由何人照顧?成了大家關心的重點。

法律上,大S過世後,汪小菲就是大S兩個小孩的親權人(監護權人),汪小菲有行使與負擔兩個小孩子的權利與義務,簡單說來,兩個小孩子未來的生活照顧或財產管理,就由生父汪小菲處理。汪小菲可以決定小孩繼續在台灣生活,也可以把小孩帶回大陸照顧。

如果S媽覺得兩個小孩子的生活照顧應該由S媽負責的話,S媽勢必就要採取法律行動,才能改變法律的現況。

1.S媽需向法院聲請宣告停止汪小菲的親權

由於目前大S兩個小孩的親權人是汪小菲,S媽需要提出汪小菲有濫用對子女的權利,或汪小菲有侵害子女的事證,請法院停止汪小菲的親權,法院審理相關事實後,法院認定應該停止親權時,S媽才有可能擔任兩個小孩的監護人。

2.法院會考慮小孩子的意願

由於大S的兩個小孩都超過7歲,所以孩子對於和爸爸相處或是照顧的事實,應該可以做清楚的陳述,對於未來希望由何人監護,也可以做清楚的表達,孩子的意願是這個法律程序的重點之一。

3.法院也會針對之前汪小菲與小孩子相處的狀況作判斷,包括:親子間實際的生活照顧與相處狀況,是否曾有對孩子不利的事件?親子是否相處融洽?

4.對於汪小菲未來對孩子的生活安排,是否不利子女?維持子女目前在台灣的生活是否為子女最佳利益?

5.如果法院認為有必要停止汪小菲的親權, 依法由同居的祖父母為第一順位的監護人,S媽是兩個小孩的祖母,S媽如果也表達強烈的意願以及符合小孩利益的照顧方式,法院判由S媽擔任監護權人的機會是高的。

6.雖然律師可以代理開庭,但在家事案件中,S媽必須親自出庭,表達對於停止親權的重視,以及擔任監護人的強烈意願是相當重要的,法院會直接瞭解家庭狀況,做最適當的判斷。

7.定暫時狀態假處分很重要!在法律上,目前汪小菲是大S兩個子女的親權人,有權決定未成年子女的生活處所。如果S媽希望在法院裁判停止親權程序前,讓大S兩個小孩能夠維持目前的生活地點與狀況,就必須向法院聲請定暫時狀態的假處分,禁止兩個小孩出境。

S媽跟汪小菲到底何人適合擔任大S兩個小孩的監護人?我們同事間有激烈的討論,其中有一位同事說,如果我是法官,我會判給S媽,因為小孩子一直以來都跟S家人生活在一起比較親,跟父親汪小菲比較起來,跟S媽變動比較小。另外一位同事說,如果我是法官,我認為父親與子女的關係是無法切割的,法律不能去評斷他適不適合當這兩個孩子的父親,只要汪小菲沒有對小孩子有侵害的情形,就應該由汪小菲擔任監護人。

這真是難題,不論如何,都希望一切平安。

◎本文內容已獲 蘇家宏律師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小孩 岳母 法律 監護權

延伸閱讀

存股族人數下滑!他酸「高股息只跟跌不跟漲」:不如買0050、006208

00713年化殖利率9.7%、年發5.28元!杉本試算甜甜價:現在適合買進

遺產2千萬不想給20年沒完全沒聯絡的兒子!律師:沒寫遺囑會全部繼承

年薪百萬覺得後半生穩穩…一夕失業全沒了!有感:主業謀生、副業求賺

相關新聞

衰!他看完新成屋每坪加碼1萬付訂金 入住發現排水孔內汙水「驚天逆流」

小陳因為結婚又喜獲麟兒,急需一個較大的居住空間,因此前往新成屋銷售接待中心看屋…

大S媽疑似向汪小菲宣戰要爭小孩的監護人?律師:這真是難題

大S的媽媽昨天凌晨在臉書PO文,表達:我要上戰場,給我加油吧。引起了媒體的關注與討論,疑似向汪小菲宣戰。

安靜離職「糟糕人生態度、擺爛的生活方式」!是種浪費明明你可以很出色

安靜離職是種浪費,你明明可以很出色,可以做一些大膽的事情,將自己推向一個從前想都不敢想的高度,但你卻坐在那裡當大爺,認為除非有更高的薪水,否則自己只會做到最低要求。愚蠢至極。

公司為何輕易開除我?誠實11點捫心自問:其他人是否能輕鬆接手你的工作

你在公司中的角色是創造收入還是成本?你幫公司賺錢了嗎?

遺產2千萬不想給20年完全沒聯絡的兒子!律師:沒寫遺囑會全部繼承

要注意!如果阿姨沒有寫遺囑,2000萬元全部會被她的兒子繼承!

職場裡最不需要跟同事訴苦!菲女狼:暴露你的弱點恐成他人武器

職場最不需要的,就是跟別人訴苦。你的委屈,別人未必懂,甚至還可能成為你的把柄。與其期待理解,不如讓自己更強大。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