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離職「糟糕人生態度、擺爛的生活方式」!是種浪費明明你可以很出色
![離職示意圖/Ingimage。 離職示意圖/Ingimage。](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2/13/0/31487591.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930)
安靜離職最爛了
安靜離職(quietquitting)者的哲學是盡可能少做,盡可能少嘗試,盡可能少表達熱情,通常只付出最低限度的關注、精力和努力,只做到必要工作的最低標準。安靜離職是這樣一個觀念:如果老闆要求你做到超越最低限度的事,那你應該為此得到更多的報酬,否則就不值得去做。
我討厭安靜離職。我認為這是一種糟糕的人生態度、擺爛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種面對機會時的愚蠢做法。安靜離職是種浪費,你明明可以很出色,可以做一些大膽的事情,將自己推向一個從前想都不敢想的高度,但你卻坐在那裡當大爺,認為除非有更高的薪水,否則自己只會做到最低要求。愚蠢至極。
的確,良好的表現應該要得到良好且公平的酬勞。的確,努力就應該得到獎勵。但你也要知道,努力本身就有著超越獎勵的價值。
生活和工作都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付出多少,就會收穫多少。這是一個你必須理解的竅門。我最近花了很多時間和經紀人打交道(我吐),他們往往熱情洋溢,因為當他們的客戶想做更多事情時,他們就能賺更多錢。就是這麼簡單。這些人整個世界觀就是為最微小的服務爭取最高的價格。我討厭這種工作,但無論如何,在吧台體育,我們總是會說,這裡的做事方式不一樣:你只要來到吧台體育,我們就會為你注入養分,讓你的粉絲和熱度爆棚;我們會讓數十萬、甚至數百萬的眼球聚焦在你身上;我們會教你我們所知的一切,並且會永遠支持你。但與此同時,你付出多少,就會收穫多少。你參與的節目越多,你與其他人一起創造東西的越多,你的收穫越大;這也意味著你的下一份合約內容也會變得更耀眼。大多數經紀人無法理解這一點,甚至一些有才華的人也無法理解——但事實是你付出的越多,收穫的就越多。安靜離職做的卻恰恰相反。
在討論安靜離職時,我想談談凱文.克蘭西(KevinClancy)的故事。凱文是一個管不住自己嘴巴的愛爾蘭裔年輕小伙子,來自紐約皇后區。凱文在被吧台體育聘用之前,曾在三大會計師事務所工作。凱文是吧台體育的原始成員之一,他藉由自己的部落格、推特、對大都會隊(請安息)的熱愛和他的播客《KFCRadio》建立了巨大的粉絲群。凱文在還是一名會計師時就已經放棄對本職的投入,而且躺得不能再平,只差沒有離職。他創建了一個名為「Mailbag」的部落格,主題就是為那些在工作中敷衍了事的人提供一個平台。我尊重凱文的一點是,他願意追求自己的熱情,冒險嘗試了一些嶄新的、不同的事情,即使收入不如以往,但因為這是他的熱情所在,因為他相信自己能夠做得出色。
有的時候,如果你有想要在職場「安靜離職」的衝動,或者如果你明明不是會放棄的人,但卻正在進行放棄的動作——那就表示你可能需要轉換跑道。
我很少這樣說,但在這種情況下,請向凱文.克蘭西學習。如果你討厭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如果每天充滿了壞情緒,如果你對公司感到不滿,對你日復一日在辦公室做的事情感到怨恨,那就離開吧。說真的,就離開吧。他們會更快樂,你也會更快樂。如果你留下來,並且習慣於當一個躺平者,那麼唯一失敗的人是你。跟隨這條沒有方向的軌道只會阻止你自己進步,你無法學習、無法成長、無法失敗,也無法成功,就只是在放棄而已。你為什麼要放棄自己?你可能認為明明是你在放棄公司,人們真的會感受到你的消極抗議,並因此而備受困擾,但你錯了(你真的錯了),唯一關心你是否放棄的人,唯一真正受到傷害的人,是你自己。
綜上所述,你的人生可能會經歷危機或重大變化,在這段時間中工作無法——或不應該成為你的重點。在這個短暫的時期裡,你會希望工作盡可能地平靜、輕鬆和可預測,但請記得要保持你的願景完整,並且對正在嘗試進行的事情深思熟慮,而不是感到怨恨。「必須先把工作放在一邊」的想法或說法是完全可以的,你的願景依舊可以保持完整,你也依舊可以對學習和進步抱有渴望;你只是當下需要時間處理一些其他的事情。我也曾經遇過這種狀況。
但這並不是安靜離職。安靜離職意味著你放棄了你的願景,自此不再有願景,不再有能夠引導和驅使你的東西,而你的哲學變成了「我要從這家公司中榨取所有的價值,盡可能避免承擔工作,同時還要得到報酬。」此時你的願景是從公司裡揩油,而這是愚蠢、且極其狹窄的思維方式。你的公司真的不會因此受到損失。如果你花了一年的時間進行安靜離職,就等於失去了一年的進步時間。事實上,你現在可能比一年前還不值錢。
我一直都努力地充分利用時間,因為這樣我就可以去做下一份更大的工作,或者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本身其實是一種不安全感,但我傾向認為這是將不安全感轉化為一股正能量的方式。安靜離職是利用不安全感,讓自己保持原地不動,永遠警惕著不要做得更多,並且缺乏進步的渴望。隨著年齡的增長,你越是這麼做,改變自己或適應職場的能力就越差。與當年剛踏進職場的新鮮人相比,你必然有所改變:職場裡好事會發生,壞事也會發生,有趣的事情會發生,令人痛苦的事情也會發生,這一切都會讓你變得有所不同。但是如果你決定安靜離職,你將一無所感。終有一天你會抬起頭,發現大家怎麼都超越了自己?此時你會真正地感覺到苦澀與怨恨。
玩自己的遊戲(換個角度看事情)
在你的職涯中,人們會給你設下許多障礙,並且試圖透過這些障礙來推擠你、壓扁你、絆倒你、阻止你、考驗你,玩各種你想得到想不到的花樣。你可以以自己的方式、你的風格,和符合你本性的方法,克服這些障礙,這就是「玩自己的遊戲」。克服障礙是讓工作變得有趣的原因,無聊的工作絕對不是有趣的,可預測的工作、或者不必思考的工作也很無聊。挑戰和障礙賦予工作意義——它越困難,你就會越努力,因此學到的東西就越多。按照自己的方式學習和行動,這就是「玩自己的遊戲」。
很多人曾經對我指手畫腳,告訴我該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做事。自從吧台體育被佩恩娛樂(Penn)收購後,這發生了很多次。我努力聽取他們的建議,理解他們的意見,而不是暴跳如雷或叫他們滾開,我也盡量別把一切意見都當作批評(我將永遠為做到這點而努力)。當我處於最佳狀態時,通常能夠理解人們想表達的意思,並能夠進一步內化、反思、回應,並採取行動;但當我處於最糟狀態時,我會覺得人們愚蠢、不明白,或者不了解我。我希望能讓人們開心,所以我可能會傾向於妥協,接受他們的建議和觀點。這可能對我是有幫助的,但也可能反過來害到我,所以我現在努力接受反饋的同時,也學會說:「不,我相信我的直覺,我不會按照你建議的方式去改變。」總而言之,請嘗試傾聽所有的反饋和建議,但只接受那些對你來說是正確的東西。
知道何時該離開
人們喜歡對你的職涯和生活提供意見(即使沒有被問及),因為這讓他們感覺自己重要且不可或缺,因此你會收到一大堆的意見,想給你和你的職涯、你做事情的方式指點迷津。我會聽取別人給我的建議,但不會照單全收。因為到頭來,這些建議必須對我有效,就像它們也必須對你有效一樣。只有你自己知道什麼對你來說才是正確的決定、正確的行動和正確的時機。
有一天(也許是今天)你會發現,自己必須決定是去是留。無論你選擇哪條路,都沒有錯誤的答案;但無論你選擇哪條路,都要為自己考慮,真誠地思考你認為正確的理由,並且為這個決定負責。如果你要離開,請帶著與接下這份工作時相同的熱情離開,帶著真誠、尊重、體貼和關心離開;如果你打算留下,那就留下並全心投入。最難的問題在於決定該留下還是離開,以及決定何時該加倍努力、或者應該放手走人。
以下是我的想法:
當正面的事物開始感覺負面時,是時候離開了。如果你在一個職位上待得太久,以致於變成了「過期」員工,是時候離開了。
如果你無法像自己希望的那樣成長、學習、做事,並且不再想要努力實現目標,是時候離開了。
如果你發現自己越來越常當一個混蛋,無法正面地激勵自己或他人,是時候離開了。
如果以前讓你興奮的事現在讓你煩惱,是時候離開了。
如果你已經竭盡全力,但卻無法看到再次迎接挑戰的機會,是時候離開了。
如果公司正在四處崩解,是時候離開了。
如果無論你如何努力,都無法對事情感到興奮,是時候離開了。
如果你留下的理由只是害怕離開,是時候離開了。
什麼是「過期」員工?有時候你可能在一份工作中待得太久,這個職位或專案的需求和要求已經有所變化,與你的狀態不符,但你卻努力掌控一切並維持事情過往的樣子,這就是「過期」。大多數在同一個職位待太久的人,會變得刻板、僵化、憤世嫉俗,最終成為人們避之而行的對象,以便去尋求更新鮮、更有吸引力的東西。
本文摘自金尉《沒人在乎你的職涯:為何你該勇於失敗、不畏艱難……與其他職場殘酷真相》,作者:艾瑞卡.貝登)。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