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太寬的主管多數其實是怕搞砸!你先讓他放心信任…才能成就放手

如何應付管太寬的主管
當你被命令該如何做事,或被近距離監督時,某種程度上會帶出我們大多數人內在的青少年時期,也使我們想以強硬的方式回應。然而,如果你直接表現出來,將事情導回正途的機會就更加式微。請維持成人處理事情的風格,並嘗試以下方法:
詢問他們修正的部分是否與物質或風格有關。如果是風格,那麼可問你不能用自身風格處理的原因。詢問他們你有權自己做決定的事是哪些,而哪些必須在規定之下完成,或一定需要他們的認可。
詢問你那焦慮、似乎不太信任你的主管,該怎麼做才能說服他們你能勝任這份工作。
如果你還不清楚,可詢問自己的工作產品之後的動向。你的主管可能因此感到緊張,因為你的東西會送到更上一等級的主管。對蒂娜這樣的新主管而言,聽起來像是恐嚇。若情況如此,請詢問你的主管需要多少時間確認品質,才夠將東西送到產品鏈上。
反映出你過去的工作經驗,以及你身為員工的最佳表現。跟你的主管分享這個部分,這並非要求,而是你認為他們可能感興趣的內容,畢竟他們關心團隊以及整個部門。看看你能不能在感到困擾的領域中找到平衡點。
考慮公司其他職缺。如果你深受干預卻又喜歡這份工作,可試著在公司找其他職缺,並等到該主管成熟或離開。你可以在狀況轉好一點之後回到該部門。
找其他工作。假設你真的無法忍受,最好直接走人,而不是因為自己的主管缺乏能力或不夠通情打理,而用憤怒製造僵局、自斷後路。你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而且你或許還需要這個人的推薦信。也可能風水輪流轉,到後來你可能會變成這個人的主管也說不定。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擊退職場討厭鬼的高情商攻略:當個情緒穩定的工作者,遠離職場內耗日常》,作者:露易絲.卡納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