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最爽能連休16天?他預測放假攻略: 端午、中秋、國慶日皆可拚9天

明年連假請假表請收好!春節、清明、勞動節通通有機會請4放9,凱哥:這可能是史上最佛一年。圖/新北市勞工局提供
明年連假請假表請收好!春節、清明、勞動節通通有機會請4放9,凱哥:這可能是史上最佛一年。圖/新北市勞工局提供

人事行政總處雖尚未公布明年行事曆,不過「凱哥寫程式」搶先預估:2026年恐將是史上最佛的一年。

每到年中,最讓上班族期待的話題莫過於「明年放幾天?」雖然官方版本還沒出爐,不過擅長用程式工具分析假期的部落客「凱哥寫程式」,已根據《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規劃出2026年可能的連假組合與請假戰略,甚至點出明年或許將出現「0補班日」,堪稱夢幻年。

根據凱哥的推估,2026年總共將有116天假期,其中包含7個連續3天以上的連假。光是農曆春節,就可能從2月14日一路放到2月19日,基本6天起跳。再搭上2月20日請假一天,就能爽休9天;若再加碼請2月23日至26日,整體可拉長至連休16天,直接登頂全年度假王!

凱哥指出,2026年除了元旦落在星期四不易連假,其餘節日皆與週末完美銜接,預估可出現以下7檔連假組合:

• 春節(2/14~2/19):基本6天假,可延伸至9天或16天

• 228和平紀念日(2/27~3/1):3天

• 清明連假(4/3~4/6):4天

勞動節(5/1~5/3):3天,可擴充至9天

端午節(6/19~6/21):3天

中秋節(9/25~9/27):3天

國慶日(10/9~10/11):3天

其中清明連假也具延展性,只要在前一週(3/30~4/2)或後一週(4/7~4/10)請假,就能享有10天假期。至於勞動節、端午與中秋三節皆落在週五,若搭配前後請4天,也能排出最高9天連假,讓人不出國都對不起這張年假表。

值得一提的是,「凱哥寫程式」這回預估的關鍵亮點,並不只是連假本身,而是可能出現全年0補班的超佛情境。他指出,若官方最終決定不補班,搭配年假申請,幾乎可以月月都有旅遊小確幸,讓年假效益最大化。

請假小抄筆記本

• 春節16天: 請假 2/20、2/23~2/26,共請5天

• 清明10天: 請假 3/30~4/2 或 4/7~4/10,共請4天

• 勞動節9天: 請假 4/27~4/30,共請4天

• 端午、中秋、國慶日皆可拚9天: 請假各節前後4天

◎本文內容已獲 凱哥寫程式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上班族 中秋節 元旦 勞動節 國慶 小確幸 春節 端午節 補班日 連假

延伸閱讀

台幣升值背後有玄機?網猜「為買便宜美債」:讓美國也開心的雙贏劇本

00878配息0.47元…今年金融配息表現還不錯!孫太:恭喜所有存00878的投資人

「台幣升破28沒空間」?專家一開口 網全笑翻:那就是穩破了

00878、00919、0056三檔組月配息收1萬!存股哥「門檻真的不高」:總金額100萬出頭

相關新聞

2026最爽能連休16天?他預測放假攻略: 端午、中秋、國慶日皆可拚9天

人事行政總處雖尚未公布明年行事曆,不過「凱哥寫程式」搶先預估:2026年恐將是史上最佛的一年。 每到年中,最讓上班族期待的話題莫過於「明年放幾天?」雖然官方版本還沒出爐,不過擅長用程式工具分析假

30歲公務員存款少被父母罵「廢物」 網見金額驚:贏過一堆人

存款多寡取決於個人的財務規劃和生活習慣。一名男公務員發文,稱他目前30歲,存款有200萬,本以為已經不少了,但哥哥、姊姊的年收均比他的存款高很多,導致父母嫌棄他,批評他總是待在「舒適圈」,對此他好奇詢問網友:「30歲存款到底要多少才及格呢?」。

用價值投資3招 從容應對關稅戰

今年年初,市場氛圍一片樂觀之際,價值投資大師、橡樹資本創辦人霍華‧馬克斯(Howard Marks,簡稱馬克斯)發表備忘錄《再議泡沫》…

很少投資高科技股…寧願買可口可樂也不願買蘋果? 拆解巴菲特「持股特徵」

巴菲特的持股理念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價值思維和需求思維的觀念。巴菲特早年師從葛拉漢時,秉持靜態價值投資思維…

投資人不愛航空業…廉航卻憑「4字生存法則」打破不獲利魔咒

成本控制賦能在大家都不看好的產業也能發揮作用。投資人向來不太偏愛航空業,…

投資的底層邏輯…巴菲特信奉「撿菸蒂」受價值投資大師影響 形成護城河理論

實踐價值思維沒有固定的投資方式,不同投資人會根據自己的價值觀決定想要採取的投資策略…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