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富裕仍會遇到…每50年輪迴的「清算之年」來了 前財長曝餘生哲學

示意圖/ingimage
示意圖/ingimage

那麼,《希伯來聖經》是如何規定土地管理呢?古猶太教認為,人們只能向神借用土地五十年。

英文有「禧年」(Jubilee)這個詞,意思是「慶典之年、喜悅,可用於任何值得祝賀之事。」禧年一詞源自猶太人逃離埃及,抵達與神約定的應許之地迦南, 之後每五十年,猶太人都會慶祝「禧年」。

本文出自《塔木德【人生實踐版】》
本文出自《塔木德【人生實踐版】》
五十年,對猶太人而言是所有事物都會替換的時期,也就是所謂的清算之年,所有一切都會一筆勾銷。

前文曾提到,猶太人認為七是告一個段落的數字,在金錢的借貸方面,也是滿七年就可以將債務一筆勾銷。七年重覆七次是四十九年,在隔年的第五十年會有新的事物發生,這就是猶太人的思想。

古猶太教認為,使用土地五十年後就應該將土地歸還給神。因此,地主會在這個時機點結束當期的耕作,並解散在該土地工作的農民、佣人,甚至是家畜等都會一併解放。

五十年幾乎等同於人的一生,他們認為應該將父母累積的財產歸還給神或社會,讓小孩開始展開新的人生。這個制度若能延續至現今社會,應該就不會再有孩子為了爭奪父母的財產而產生糾紛了。

嚴格遵守這項教誨,應該也沒有人會在第五十年變得身無分文,這項教誨可說無時無刻影響著猶太人的行為模式。

猶太人之所以讓人感覺他們處之泰然,或許是因為他們深知無論生活多麼富裕,也總有一天會遇到人生清算之年的緣故。

華爾街出身、曾經擔任美國財政部長的羅伯特.魯賓(Robert Edward Rubin)即使身處極度貪婪的金融世界仍鎮定自若,他認為,即使失去一切,只要能在深愛的巴黎塞納河畔,閱讀哲學書度過每一天,人生足矣。

此外,就算努力累積至今的一切被清算、重新來過,依舊能夠堅持信仰,不忘對貧窮者的善行的話,接受恩惠的日子必定會到來──正是因為猶太人具備這種思 維,才造就他們在面對磨難時更能處之泰然。

(本文出自《塔木德【人生實踐版】》作者:石角完爾、藤田田 譯者:涂綺芳)

相關新聞

不急著取悅客人!迎合不是服務…為何拒絕反而讓顧客續單?

我從不取悅客人 若你提供的服務是學習型課程,初次前來的客人很可能會問你:「我想要盡快解決我的煩惱,有什麼在家也能做的嗎?」這個時候,很多人會因為想留住客人而提供方法。但是,我希望你先有拒絕一次的勇氣

別只賣商品!聊故事才會讓顧客想回來…想念的關鍵是情感連結

別聊商品 聊故事 到目前為止,相信各位已經充分理解執行情感連結時,了解顧客和貼近顧客心情的能力非常重要。但是,還有一個同樣重要的技能,那就是表達自己。 擁有自我表達能力的人,很容易讓顧客留下深刻的

不靠100位新客…回頭客才是本命粉!讓人想來100次的留客祕訣

100位新顧客 不如來100次的老顧客 許多健身房和游泳俱樂部的經營模式,前提都是會員終將不再前來,從此變成幽靈會員,這其實是業界公開的祕密。若會員都充滿幹勁,經常來上課或使用設施,那麼健身房很

台商、陸配必看!兩岸遺產分配差異多 律師提醒:特留分制度僅台灣有

兩岸遺產繼承制度大不同 兩岸律師提醒:掌握繼承順位與流程,避免遺產與你擦肩而過 遺產繼承不僅關乎財產分配,更牽涉家庭關係與法律權益。隨著兩岸交流日益頻繁,越來越多民眾面臨跨境繼承問題。 台灣與大陸在遺產繼承制度上雖有共通之處,但在繼承順位、比例、稅制與時效等細節上存在顯著差異,民眾若未事先了解,恐影響自身權益。

管理只理解成解決問題…本身就是問題!菲女狼:要推著團隊往前走

管理不能只是防守,更要推著團隊往前走。 在大企業待過的人,大多都遇過這種情況:你以為後勤單位是來支援前線的,結果他們的存在,反而成了綁手綁腳的鎖。曾有位長官對我說過一句話:「幕僚不是來幫你的,是

不該衝動!年輕夫妻砸千萬買房圓夢 短短6年淚崩夢碎「租屋才幸福」

「買房還是租房?」長久以來都是許多人糾結的議題。雖然近年「擁有持有房」的價值觀逐漸淡化,但當身邊朋友陸續入手新家,仍難免心動。然而,若僅憑一時衝動下決定,日後恐釀成沉重負擔。根據「THE GLOD ONLINE」報導,日本一名37歲上班族吉野敦(化名),在妻子催促下購買5500萬日圓(約新台幣1155萬元)新房,卻在短短6年後面臨房貸違約危機,最終只能忍痛賣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