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急著取悅客人!迎合不是服務…為何拒絕反而讓顧客續單?

我從不取悅客人
若你提供的服務是學習型課程,初次前來的客人很可能會問你:「我想要盡快解決我的煩惱,有什麼在家也能做的嗎?」這個時候,很多人會因為想留住客人而提供方法。但是,我希望你先有拒絕一次的勇氣。
這是因為,如果客人沒有確實的做到你所教的內容,自然無法解決他們的煩惱。不僅如此,若方法無法有效發揮作用,導致商品的真正價值無法傳遞到顧客的手中,那麼商家就應該承擔這個責任。
尤其是對於尚未建立信任關係的顧客,更不應輕易的延伸教學內容。雖然給予類似「作業」的附加價值,乍看之下似乎是善意的幫助,倘若只為了迎合顧客,可能會導致顧客無法獲得預期效果,最後選擇不再回訪。
避免過早「安排作業」
對課後學習表現出高度期待的客人,往往在初次上課時就充滿幹勁與積極的學習動機。然而,過度急於求成的心態,反而會影響學習效果。越是這種人,當他們無法看出明顯變化時,放棄的機率就會越高。若在此階段貿然給予作業等延伸學習內容,很容易會變成「都是老師的錯,讓我的效果沒有提升」=「這裡不好」的結論。
但要是你不出作業,想必也是有客人會感到不滿。遇到這種狀況,我都會誠實的這麼說:「我教你在家裡訓練的方法雖然簡單。但是如果沒有持續,那麼就會失去現在的動力,也不會達到效果。所以先持續一個月的課程,之後我再教你適合在家訓練的健身方法。這樣就能維持動力,朝著目標前進。」
就算是整復院,應對的方式也是一樣。身為物理治療師,經常可以聽到類似的例子。就算你緩解了客人緊繃的肌肉、把骨頭調回正確的位置,但如果對方沒有按照你的指示,用自己的方式伸展,有時候反而會讓狀況惡化。倒不如在家裡什麼都不要做,身體反而能確實的改善。
也就是說,如果在途中做了多餘的事,就會造成結果改變。就如原本只要慢慢燉煮的咖哩,卻突然加蘿蔔下去,讓整鍋咖哩變得淡薄無味,或者加入草莓果醬,讓味道變得甜得不得了。那麼之後就算再怎麼調整,也會束手無策。
有時候我也會請客人盡量避免參考網路上的資訊。因為我們所設計的路徑,是針對顧客的個別狀況量身訂做,希望以最有效率的方式達成目的。然而,越是有幹勁的人,更容易搜尋資訊、自作主張的行動,結果在不知不覺中繞了遠路。
因此,如果你有拒絕的勇氣,顧客再次上門的機率反而會上升。
對動力過高的顧客而言,如果沒有完成所期待的成果時,他們就會像洩了氣的皮球一樣,喪失動力。但是如果每次光顧都能得到一些收穫,反而能維持適度的推動力。到了這個時候,再提出作業也不遲。
關於課後作業,同樣是緩和腰痛的腹肌運動,根據不同人的狀態,也會有不同的狀況,應視顧客的身體狀況加以調整,並在確認客人能正確執行指示後,再安排課後作業。此外,配合作業的效果,計畫下一次的課程。所以如果不能對自己的判斷負責任的話,只不過是在取悅客人。
問題不在於布置作業,而是在安排作業後有無後續的追蹤與指導。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麼就能降低客人不再回訪的機率。不僅如此,當成果到達一定程度後再延伸教學內容,反而能更快的抵達客人所計畫的目標。
(本文摘自大是文化《賺錢生意,八成業績來自回頭客: 我的「情感連結留客術」,不花錢培養回流客。健身房、美容美髮、餐飲、顧問諮詢……各行業都適用。》,作者:日野原大輔)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