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球變局/美國優先思維 明年影響全球

2025年全球大事 製表/周辰陽 圖/聯合報提供
2025年全球大事 製表/周辰陽 圖/聯合報提供

川普實際上將如何帶領美國因應全球各地衝突,從他就任前的表態已可看出端倪。

川普2025年重回白宮,華府外交政策預計回歸「美國優先」,俄烏戰爭、中東情勢都將生變。美國未來如何選擇對外政策路線,有一派論調認為,美國資源有限,只能優先應對亞洲和中國大陸,在中東和歐洲須收縮資源。另一派認為仍要維持美國在全球的力量,乘勢抓取機會,例如中東敘利亞局勢動盪,就可乘機對抗伊朗。

川普外交態度 言行露端倪

明年川普上台後,外交政策將和目前大不同。敘利亞阿塞德政權垮台,川普表明「這不是我們的戰爭」。就以哈衝突,呼籲以色列打完戰事。至於川普承諾終結的俄烏戰爭,其停戰計畫可能涉及不讓烏克蘭加入北約。

川普第一任期的國防部副助理部長柯伯吉說,美國應將資源和心力放在最重要對手中國和亞洲,並準備美中戰爭的可能性,無法同時為歐、亞盟友提供大規模保護,歐洲應主導自身防禦。

但共和黨籍參議院大老麥康諾警告,將資源從俄烏戰場、歐洲盟友和不穩定的中東轉移,反而會助長中國。他說,歐巴馬政府過早撤出伊拉克,伊朗和伊斯蘭國(IS)趁隙而入,後續混亂困擾華府多年,川普「應放棄烏克蘭,優先處理(中國的)挑戰」。他提醒,俄國、中國、伊朗和北韓的利益「環環相扣」。

批敘國一團亂 美不該介入

阿塞德政府12月8日垮台,川普在社群媒體直言敘國「一團亂」,美國不該介入。紐約時報預測,他將對敘國採取放任態度。

川普要做的決定,包括是否和敘國反抗軍沙姆解放組織(HTS)建立外交關係。這恐怕不易,2018年川普政府將其列為恐怖組織。但美方的接觸可能鼓勵HTS轉趨溫和並配合美國利益。川普也極不樂見伊斯蘭國復甦,這將讓川普任何對美軍撤出敘國的心願更複雜。

籲哈瑪斯放人 否則代價大

對當前以哈衝突,川普已呼籲哈瑪斯釋放以色列人質,否則將付出極大代價。

美聯社說,川普可能有更宏大中東計畫。他曾論及讓以色列和沙烏地阿拉伯建交,第一任內的和平計畫也呼籲巴勒斯坦建國。川普心目中的巴勒斯坦國雖比巴人希望的更狹小,但他這些路線若要有進展,將需要以色列對巴人讓步。沙國多次說,若無巴人獨立的明確路徑,不會和以國建交。

迫使俄烏談判 割地是選項

川普月初受訪時說,中東是重大優先議題,但解決烏克蘭危機將是當務之急,自稱可在一天結束俄烏戰爭,且上任後美國可能減少對烏援助。

路透分析,范斯等川普謀士將迫使俄烏展開談判,手段諸如若基輔不從,就減少援烏,俄國不從則增加援烏。其停戰提議內容涉及基輔將向俄國割地,烏克蘭也不能加入北約。

基輔協議成敗 恐牽動北京

時值俄國與中國、伊朗和北韓等獨裁國家,與美國為首的民主陣營從事地緣政治競爭,俄烏局勢可能牽動印太安危。北約祕書長呂特說,若基輔不能談成對其有利的協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未來可能對其他事情有想法」;這顯然是指台灣。

俄烏戰爭 川普 美國

延伸閱讀

內閣成員與「2025計劃」關係匪淺 川普將以此右翼願望清單作為政策綱要?

H-1B簽證之爭 川普表態挺馬斯克:我的產業很多H-1B持有者

葉倫警告:聯邦政府最快1月14日觸及舉債上限

趁川普上任前 想買電動車要快 搶補貼末班車

相關新聞

終結俄烏戰爭/川普要大陸出手 恐牽動台灣

美國總統川普想要結束俄烏戰爭,川普可能要求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施壓俄國停戰,中方若出手是否會在台灣問題上要求川普回報...

就金錢而言,川普是小人物,馬斯克是大人物

世界首富馬斯克與美國新任總統川普,兩人從選前到選後,關係一直密不可分。馬斯克在川普上任首日就被媒體揭露已擁有白宮電子郵件...

格陵蘭爭奪戰/北極航道 川普掀大國角力

格陵蘭地理位置與北極圈所有航道都有關聯,控制此地不但確保航道使用權,更有利於北極圈的權力投射與監控敵國行動。

北極主權爭議/中俄冰上絲路 搶先插旗北極

川普就任美國總統前夕已頻頻放話,公開爭奪巴拿馬運河、格陵蘭島、乃至於加拿大,這些地點不少都毗鄰北極地區,極具戰略價值,被...

2025全球變局/美國優先思維 明年影響全球

川普實際上將如何帶領美國因應全球各地衝突,從他就任前的表態已可看出端倪。

2025亞洲變局/陸經濟成長拚保5 面臨大挑戰

2025年全球經濟可能面臨的灰犀牛,絕對無法排除中國大陸。按大陸國家統計局的說法,2007年,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