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新台幣狂升!賴總統說話了 提出五點說明、全文曝光

仁德交流道前傳槍響!警為逮車手「遭撞飛」 開5槍制止逮1車4人

影/獲3聖筊...白沙屯媽200年來首進南投?最可能3路線曝光

《大罷免探討3之2》罷藍青年自主性高 架網站印貼紙出錢出力

大罷免藍委活動中,許多年輕人踴躍協助連署、宣講、架設網站、製作文宣品,展現跳脫政黨動員外的自主性。(台東挫賓行動-罷免黃建賓立委FB粉專)
大罷免藍委活動中,許多年輕人踴躍協助連署、宣講、架設網站、製作文宣品,展現跳脫政黨動員外的自主性。(台東挫賓行動-罷免黃建賓立委FB粉專)

青年不需政黨動員,就主動設立罷免連署站、串聯全台罷團!近日全台積極串連大罷免,許多年輕人在全台各地擔任志工,大學內有學生自主舉牌呼籲同學一起連署,網路上只要搜尋「罷免進度」,也會有數個網站統計全台罷免連署蒐集進度,甚至還有人自行募款7天30萬的LED大型廣告宣傳卡車,用來宣傳罷免。

積極宣傳 踴躍幫忙

全台已陷入大罷免浪潮,除了民進黨協助蒐集連署、在假日舉行宣講以外,許多罷團中都有很多年輕人自願參與,他們從擔任連署志工、進行街頭短講、架設全台罷免藍委進度的數據網站

,印發貼紙,在罷免團體舉行活動時也都積極到場響應,並貼心的說明與協助民眾填寫連署書。

另外,如導演楊力州等人也協助罷免團體拍攝宣傳與紀錄影片,雖然在路上遇到很多不友善的民眾,甚至出現動手動腳的狀況,但在街頭上還是可以看到許多罷團成員不畏風雨、持續宣傳。

自主募集30萬卡車

還有民眾自製手板、貼紙四處發放,還有導演如陳文斌等人,拍攝宣傳罷免影片的同時還附有新聞稿、照片與行動標語,讓罷免能更順利宣傳。發起罷免國民黨北市立委羅智強的「大安強強滾」團隊,還曾透過募款獲得LED大型廣告宣傳卡車,用來鼓勵民眾罷免羅智強。

羅智強曾質疑罷免要這麼多錢誰出?同時指控民進黨用國家資源餵養「偽公民團體」,但罷團也在卡車放上超大張發票收據回擊,並表示是各行各業共同發起募集,「7天30多萬,通通由我們這群朋友買單」。

公民動員大於政黨

對此,資深媒體人吳崑玉觀察指出,罷團的組織方式很像學校社團,是易經乾卦的那種「見群龍無首,吉」的群龍無首,不是國民黨立委徐巧芯那種無頭蒼蠅式的群蠅無首。最重要的,罷團成員還能做出成績,而且遠勝於傳統的政黨組織,包括藍綠白政黨,那種農會賣水果禮盒式的分配扣打,算很有KPI的運作方式。

吳崑玉認為,這種信任與協作精神,正是整個「公民社會」得以成形的關鍵要素。公民社會的組成方式,不是由上而下的打樁、箍筋、灌漿,而是由下而上的,像樂高積木那樣,一塊一塊堆起來,而且每塊之間還有共同規格凸點與凹點的連結,能夠完成的作品可能遠超偉大建築師們的想像。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罷免

延伸閱讀

羅智強新書賺800萬全捐了 助新科立委每人50萬反惡霸

影/成立反惡罷台灣戰車隊 羅智強捐出新書5千本書款收益

砸書款250萬馳援隊友 羅智強打造反惡罷台灣戰車隊

「司法進場不演了」 羅智強:小案大辦雙標比戒嚴還可怕

相關新聞

搜索風暴過後 立委林沛祥接掌基隆市黨部、吳國勝回黨中央

基隆檢調日前搜索國民黨基隆市黨部,市府民政處長張淵翔、國民黨基隆市黨部主委吳國勝捲入其中,分別以40萬、30萬交保。今天...

黃呂錦茹不服羈押禁見...抗告狀已送達 高院分案審理

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涉民進黨立委吳思瑤、吳沛憶罷免連署造假案,檢方搜索約談後聲押,法官裁定無保請回、當庭釋放;檢...

「罷賴」難行但有後座力 綠憂大罷免耗盡政治能量

檢調偵辦幽靈連署案,意外促成藍白大團結,國民黨更喊出「罷免賴清德」,綠營內分析,藍營欲在520前透過罷賴打擊執政氣勢、促反賴勢力團結,目的是為阻止眼前的大罷免,綠營慎防「辦藍不辦綠」耳語發酵,後續策略也將凸顯藍營主張無正當性,確立防火牆。

《大罷免探討3之2》罷藍青年自主性高 架網站印貼紙出錢出力

青年不需政黨動員,就主動設立罷免連署站、串聯全台罷團!近日全台積極串連大罷免,許多年輕人在全台各地擔任志工,大學內有學生自主舉牌呼籲同學一起連署,網路上只要搜尋「罷免進度」,也會有數個網站統計全台罷免連署蒐集進度,甚至還有人自行募款7天30萬的LED大型廣告宣傳卡車,用來宣傳罷免。

藍青年成棄子? 賴士葆反嗆:是賴透過司法整肅國民黨

罷免案被政治圈認為是2026年九合一選舉前哨戰,外界憂心,眾多國民黨青年軍因罷免行動而涉偽造文書恐無望參選,成黨中央「棄...

罷免葉元之送件3萬2236份 新北選委會清點2.5小時零剔除

罷免葉元之團隊「板橋大刪元」今上午由領銜人史書華將二階連署書送件。史書華說,選委會宣布清點結果一份都沒有被剔除,並直言罷...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