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教吃湯圓元宵4字訣 正餐後吃反而好原因曝
![今天是元宵節,許多民眾會購買元宵或湯圓與家人共度佳節。本報資料照片 今天是元宵節,許多民眾會購買元宵或湯圓與家人共度佳節。本報資料照片](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2/12/realtime/31480666.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930)
今天是元宵節,許多民眾會購買元宵或湯圓與家人共度佳節,不過這可是一顆顆的「熱量炸彈」,一不小心就會讓血糖大波動,營養師提醒,可把握「鹹早慢走」的原則,以鹹食優先、早點吃完、細嚼慢嚥並走動加快消化,且最好接在正餐後食用,讓該餐的蔬菜、蛋白質幫助平穩血糖,否則過2、3小時才吃,會讓血糖再次上升。
衛福部食藥署今舉行「元宵湯圓購買攻略,呷安心顧健康」衛教記者會,營養師李立慈提醒,可以把握「鹹早慢走」的原則,其中的「鹹」是指鹹食,因為通常鹹湯圓或元宵在烹飪過程中,會加入蛋白質與蔬菜類食物,較能達到均衡飲食與平穩血糖的效果。
「早」則是盡量早點吃,如果當天已經決定要吃,因為多數人都是早上較忙碌,白天把高熱量、高油脂、高甜的東西吃完,對身體健康較好,李立慈建議,建議可在午餐後先吃,避免等到晚餐後休息一段時間,快睡覺才吃,反而會導致血糖飆高、消化不良。
另外,「慢、走」也是重要的原則,李立慈表示,元宵、糯米不好消化或咀嚼,一定要慢慢吃,且萬一沒有煮熟也能立刻發現,吃完後有時間就多走動,例如做家事、走路、運動等促進消化,也能幫助穩定血糖。
不少民眾關心,吃一顆元宵要走多久才能消化,李立慈說,如果只有一顆的話,約15分鐘即可,她也提醒糖尿病患者,有吃湯圓或元宵時,正餐的飯量就要減少,例如原本預計吃2顆芝麻湯圓,該餐的飯量就要從一碗減為半碗,本來吃半碗的就建議該餐不吃飯,且最好再正餐後吃,比較能讓該餐的蔬菜、蛋白質接著平穩血糖,否則過了2至3小時才吃,食物都消化掉了,再吃元宵或湯圓,血糖就會升高。
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蕭惠文提醒,採買時要選擇有食品業者登錄字號的食品業者,且留意現場製作環境乾淨整潔,也要主動詢問店家或仔細閱讀外包裝標示的成分及過敏原資訊,並確認保存期限及保存條件。
在保存方面,蕭惠文指出,湯圓通常是包裝食品,建議依照外包裝的效期與保存狀態,需冷凍的建議放在-18°C的冷凍庫;元宵多為常溫製作,建議冷藏保存且不超過3天;烹煮食品中心溫度要超過70℃,湯圓、元宵煮熟浮起後再煮1至2分鐘,確保內外完全熟透。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