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0056與金融股誰更適合川普2025的貿易戰?專家:ETF擁有2優1劣

MLB/閃電公布婚訊 佐佐木朗希:大谷、山本一開始不太相信

才出iPhone 16e…蘋果iPhone 17系列傳「每款長不一樣」!這款取消「相機條」設計

門診比率擬設上限 全台4成醫中超標 醫界批變相懲罰

健保邁入30周年,已暴露收支難以平衡的困境,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昨天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為落實分級醫療,將限制醫學中心門診營收占比不得高於55%,否則將有處罰。不過,本報掌握去年健保總額申報情況,若依目前標準,全台22家醫學中心,逾4成、共9家超標,連台大醫院也只在及格邊緣,比率為55%。

根據知情人士提供,由健保署公開資料綜整而成的健保總額申報情況,全台多家醫學中心門診總額申報比率高於55%,台大、北榮在及格邊緣,門診申報比率去年分別為55%及51.4%,馬偕醫院已超標,門診申報比率達58.2%,新光醫院比率為59.1%,同樣超出標準。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台灣民眾自由就醫,醫院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絕病人,健保署要執行此政策前,應該先從提高急、重、難症給付著手,形成配套,否則制度上路後,全台多家醫學中心都要被罰,要求降低門診比率,是「變相懲罰大型醫院」。

洪子仁表示,在要求醫院降低門診比率前,健保署應提估有效的分級醫療方案,讓病人別往大醫院擠,否則醫院只是變相被懲罰,除提高急重症給付外,也建議對電腦斷層(CT)、核磁共振(MRI)等高價檢驗檢查收取部分負擔,「許多民眾來大醫院,目的是希望能做更精密的檢查」,盼透過財務手段,讓民眾不要大病小病都往大醫院跑。

台大醫院企畫管理部主任邱瀚模上午說,如何落實分級醫療是健保署責任,各家醫院都快經營不下去,努力從各方面提高營收,卻被說是門診太多,要加以管制,醫院不是慈善事業,若收入受限,該如何提升院內儀器設備,讓患者接受最好的治療品質,健保署應該想出解方,不是限制醫院,讓經營困難的窘境雪上加霜。

台大醫院醫務秘書陳彥元也表示,醫院一方面要遵守不得拒絕病人的要求,又必須配合將門診營收占比控制在55%以下,以目前來診並人數每天高達萬人情況下,台大醫院因超標被罰的機率頗高,「醫院如何因應有待內部討論,也期待健保署提供解方建議。」

全台多家醫學中心門診總額申報比率高於55%,台大、北榮在及格邊緣,門診申報比率去年分別為55%及51.4%,馬偕醫院已超標,門診申報比率達58.2%,新光醫院比率為59.1%,同樣超出標準。圖/記者翻攝
全台多家醫學中心門診總額申報比率高於55%,台大、北榮在及格邊緣,門診申報比率去年分別為55%及51.4%,馬偕醫院已超標,門診申報比率達58.2%,新光醫院比率為59.1%,同樣超出標準。圖/記者翻攝

健保署 台大醫院 醫學中心

延伸閱讀

健保署擬限醫學中心門診營收 台大醫嘆醫院非慈善事業

健保30/專訪石崇良:醫學中心營收占比門診不應逾55%

健保30/專訪石崇良:避免年輕世代負擔 討論補充保費

急診擁塞難解 專家憂惡性循環:台大開10間急診仍會塞

相關新聞

健保30年 改革已到深水區…面臨三大挑戰

享譽全球的健保制度,今年邁入卅年,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董事長黃煌雄昨於「健保卅周年永續研討會」指出,健保改革已經進到「深水...

新聞眼/健保初衷 政府還記得嗎

全民健保創辦精神是不讓國人「因病而貧、因貧而病」,制度推動至今卅年,本應是走向成熟穩健的制度,如今卻深陷重重困境,「健保...

新光醫副院長洪子仁籲:漲健保費率 急重難症增支付

健保收支不均,新藥更難納保,醫護工作環境血汗,政府採取各項措施「救健保」,寧可限制醫學中心門診量,引發醫院反彈,也不願調...

自費醫療比率回到健保前 北榮副院長憂:弱勢更弱勢

全民健保實施卅年,收支失衡,政府抑制支出,使醫院往自費發展。前監察委員黃煌雄說,有醫院自費占比逾四成,違背健保初衷;北榮...

醫院排檢要等一個月 診所設CT、MRI 無共識

愈來愈多疾病診斷需使用磁振造影(MRI)或電腦斷層(CT),據調查,兩項檢查現行至少要等待一個月,醫事放射師公會日前呼籲...

健保30年陷困境 醫改會:政府不應用不漲保費取悅民眾

台灣健保享譽國際,但近年來,健保財務嚴峻,今年健保邁入30年,面臨著大限或永續的挑戰。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今特別主辦「健保...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