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師淪「高級照顧員」引出走潮 專家:病護應互體諒

護理界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侯永全攝影
護理界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侯永全攝影

新冠疫情後台灣出現護理師出走潮,又逢最近急診室可利用住院床位不足,無疑是雪上加霜。有護理師指出,此行業離職率高的最關鍵點在於「薪資與付出不成正比」,其中過高護病導致很多患者,要求護理人員做非護理專業的事情,使得護理人員淪為「高級照顧員」。

一名自稱前護理師的女網友在Threads發文表示,護理師缺工的問題難以解決,背後成因是長久以來累積的身心疲憊,成為惡性循環,「缺人的時候,很多患者會要求護理人員做非專業的事情,導致無法執行護理人員該執行的工作,使得護理人員淪為『高級照顧員』,更無奈的是「醫病關係」淪為口號,白色巨塔裡的不平等對待。」

另有現職護理師也以自錄影片說明「為什麼護理師離職率這麼高」,並解答「工時長、壓力大、人力不足」。她強調,最關鍵的是「薪資與付出不成正比」,雖然很多人以為護理師薪水不錯,但實際上輪班、高強度工作,加上長期超時加班,讓薪水變得極度不划算,「影響護理師去留的因素除了薪資,還包括人力配置、工作環境氛圍、病人與家屬醫療點餐。如果醫院願意改善這些問題,護理師真的會更願意留下來。」

此外,臉書粉專「靠北護理師」分享匿名投稿。有護理師指出,任職的醫院人力嚴重不足,1個人當3個人用,病人永遠滿床,超時加班變成常態,但薪水還是那點可憐的數字,「工時爆表、壓力爆表、責任爆表,但我們的健康、人生,真的值得被這樣消耗嗎?高層不會幫我們改善,只會繼續壓榨,反正有人撐不住離職,他們再找下一批廉價勞工進來填坑。」

有超過30年護理工作經驗的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副院長高靖秋認為,護理師不是「高級照護員」,除了用詞頗為負面,也有違護理師的自身專業及使命感,「護理師工作壓力很大,忙碌時難免有負面情緒,如果還用這樣的名詞稱呼所從事的行業,不光是對護理師,對醫療人力的招攬與回流都沒有好的效果。」

高靖秋強調,台灣醫療品質之所以在世界名列前茅,醫護的心力不可抹滅,即便急診室壅塞情況已非首見,但民眾應修正生病就去急診室的習慣,若只是感染輕症就去掛一般門診,反而能較快得到妥善治療,急診室是專門處理急重症的場域,而非適用於任何身體不適症狀的患者,如此一來可能會壓縮急診室的醫護人力,延長患者等待病床的時間,還可能因為一時急躁的情緒,對護理師頤指氣使,甚至惡言相向。

「第一線的醫護如果累垮,就沒有人能協助治病,患者也沒有病床可躺,成為最大的受害者,到時候全民皆輸。」高靖秋認為,護理師出走潮,不是任何一家醫療機構僅憑一己之力就能改善,還需仰賴政府適時施以援手,好比之前的夜班津貼就是很好的政策,但現階段的許多問題是長期累積而成的結果,仍待逐一精進並修正,而她也期盼,護病應相互體諒,才能促進共好。

臉書粉專「靠北護理師」分享匿名投稿。有護理師指出,任職的醫院人力嚴重不足,1個人當3個人用,病人永遠滿床,超時加班變成常態,但薪水還是那點可憐的數字。圖/取自 「靠北護理師」臉書粉專
臉書粉專「靠北護理師」分享匿名投稿。有護理師指出,任職的醫院人力嚴重不足,1個人當3個人用,病人永遠滿床,超時加班變成常態,但薪水還是那點可憐的數字。圖/取自 「靠北護理師」臉書粉專

人力 患者 護理師

延伸閱讀

各醫學中心急診塞爆 衛福部秀待床數據「這點不尋常」

急診塞爆...醫曝病房護理師也很慘 籲各醫院落實分級醫療

加護病房沒空床重症患者轉院病逝 衛福部還原事發經過

影/衛福部解決急診壅塞開錯藥方 陳菁徽轟:病床根本開不出來

相關新聞

紓解急診 衛福部祭3策略2方向 急診醫學會:執行困難

多家媒體揭露醫學中心急診壅塞與加護病房滿床的醫療危機,行政院長卓榮泰昨天一早要求衛福部提專案報告。衛福部昨天第三度召開應...

林靜儀諷急診醫 在野轟 籲撤換

日前急診醫師關心相關問題,卻遭衛福部次長林靜儀反嗆「小腦袋」。民眾黨立委陳昭姿昨表示,林靜儀就算道歉也無法彌補傷害,希望...

解決急診壅塞被稱讚 台北榮總公布作法曝「這件事」最重要

近期醫院急診嚴重壅塞,日前衛福部醫事司公開稱讚台北榮總。統計至今晚九時,台北榮總急診待床人數卅二人,低於同區其他醫學中心...

衛福部對策 挨批紙上談兵

為解決急診壅塞困境,衛福部昨宣布短期三大強化因應策略、中長程二大改革方向,但在眾多急診醫師群組卻引來諸多批評,彰化秀傳急...

陳菁徽:問題在護理師不足

醫學中心急診壅塞,引發外界憂心,國民黨立委陳菁徽昨表示,病床數不足的根本原因在於護理師人力及健保點值不足,開不出病床,衛...

新聞眼/急診壅塞 還在提油救火

醫院急診壅塞前所未見,衛福部三度邀集相關人員開會商討對策,會前行政院長卓榮泰還特別「約談」,但衛福部提出的三大短期因應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