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砸180億迎關稅衝擊 學者:應趁此機會談FTA

因應美國課我32%關稅,農業部將投入180億,從生產端、運送端、通路端給予農民支持,也將持續開拓新興高端市場等。然而農經專家指出,這些措施都只是新瓶裝舊酒,台美雙方應趁此機會談自由貿易協定(FTA),藉此來進一步將雙方進口產品關稅逐步降為零,而非遇到美國就腳軟。
面對美國宣布調整關稅,農業部推出金融支持、提升產業競爭力、國內外市場開拓3大面向6大措施,包含農業貸款利率加碼補貼1.5%、強化外銷冷鏈體系、加速產業加值轉型、取得國內外標章或認驗證、擴大國內行銷活動、擴大海外行銷等。
然而細看上述措施,絕大部分早已行之有年;擴大國內行銷活動、擴大海外行銷也是每年都有的既定措施,和外國面對美國加重滾關稅強力反制的做法,台灣只剩下「要借錢找政府」的毫無新意。
陳李農改團隊執行長李武忠指出,農業部這次推出的絕大部分做法都是一直在做的,甚至是既有的延續性政策,很多關稅並非我們不想降,如果美國願意和台灣簽FTA的話就能把關稅逐步降到零,但是目前雙方都沒有簽訂任何FTA,應該趁此機會來談,「政府要找真的會談判的,遇到美國就腳軟那就不必了。」
李武忠說,行政院拋出的880億都是老百姓的納稅錢,應該要想辦法說服民眾錢花得有價值,但這次卻沒有告訴民眾砸錢後的預期成果,以及誰能保證有效果,結果沒人敢下軍令狀,我們的政策往往沒有成熟的究責機制,這是最大的問題,在野黨也應提出監督制度。
李武忠說,之前大家都說雞蛋不要放在中國大陸的籃子裡,難道之後把農產品轉移到美國或日本的單一市場就可以?川普這次的關稅措施恐大大影響貿易出口,但我們對美國貿易有任何風險管控機制嗎?台灣這幾年農業政策大概就只有補助,短期確實有效,但整體技術都沒有升級,真正的問題也沒有解決,喊了許久的智慧農業仍沒有成為主流。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